在东汉,有位颇具声望的大儒,名叫陈实,德行清高,仁信笃诚,使民不欺,曾担任过太丘县令。与锺皓、荀淑、韩韶,被誉为颍川四长,德冠当时。
为官退隐
陈实为官清正廉明,百姓安居乐业,邻近县城的居民向往他的名声,多迁徙移居到他管辖的区域。然而,当时政治多变,陈实受到“党锢之祸”的牵连。为避免更多人遇难,陈实自请入狱,承担责任。等到特赦出狱,陈实已经七十岁了,退隐居住在紫荆山下的张史保村。朝廷官位一旦有空缺,就有多位大臣联名举荐,陈实总是婉言谢绝。
无论身为官员或平民,陈实都为人称道,在家更是用心地教育子孙,尤其注重人格的培养,常藉由机会教育,让他们深入了解道理、明白为人处世的态度。所以他六个孩子都很优秀贤德,尤其长子陈纪和四子陈谌,和陈实合称为“三君”,成为典范。
陈实为人正直,能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成为乡民的表率,所以人们遇到纷争时,每每都来请他评理论断、主持公道。陈实会利用鲜明的譬喻,来彰显事件的是非曲直,让当事人能够理解、接受,而无有怨言,往往都能化干戈为玉帛。
乡里间还流传着一句话:“宁可接受刑法的制裁,也不要被陈实评价啊!”可见乡人对陈实的景仰尊重,宁愿受到一时的处罚,也不愿意在陈实的评论中留下负面的形象。
梁上君子
东汉末年时局不好,动荡不安,再加上天灾人祸,很多人都困乏贫穷,小偷也渐渐多了起来。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名小偷有眼不识泰山,跑到陈实家踩盘子,想看看有没有甚么值钱的东西。他蹑手蹑脚地摸索着墙缘,时不时地侧耳倾听屋内的动静,轻轻推开窗户,翻身进入屋内,准备伺机下手。
房内,陈实在暗中听到了动静,知道大概是怎么一回事,便起身拿起烛台走了出来。小偷眼角闪过晃动的烛火光影,惊觉有人,连忙手脚并用地攀着厅柱爬上房梁,大气不敢喘一口。
只见陈实把他的孩子、孙子都唤了过来,机会教育。陈实端坐在厅中,郑重的告诫子孙:
“我们身为人,不能不时时自我期许、勉励。那些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就是不好的,只不过没有严格地要求自我,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恶习不断地熏陶、累积,逐渐养成负面的性格,才沦落到这种地步啊!”
陈实说完便点破缘由:“房梁上的那位先生就是这样的例子。”陈实的儿孙恍然大悟,并深自警惕。
德义感化
小偷大吃一惊,这才知道早已被识破,而陈实苦口婆心暗中规劝,没有当着他的面来指责,更是令小偷又是感动又是惭愧。小偷也不再躲避,自己从房梁上跳下来,伏在地上磕头认罪。陈实凝视着他说:“看你的样子,并非作恶已久的人。应该努力自我要求、克服恶习,返回正道,恢复善良的本性。”
小偷趴在地上,羞愧的汗水一滴一滴落下。其实他本来也不想做偷盗这种事情,但是这个年头真的不好,才会走上这条歪路。第一次偷窃还心有余悸,感到不安,殊不知食髓知味,偷性越来越强,逐渐忘了正当的谋生及正确的知见。要不是陈实的开导,点醒了尚存的良心,即使坐了牢也不知道能不能改过来呢!
陈实见小偷如此,把他拉起来,感叹道:“我想你会这么做,也是因为实在太过穷困了吧!”于是命人拿了两匹绢绸,递给他说:“希望你回去自我反省,改过向善,不要再犯了。”小偷颤抖着双手捧着洁净的绸绢,深自期许自己能洁净自身,不再被恶习污染。
陈实以德义感化“梁上君子”的事情,很快地流传开来。不良的行为,是由于环境、习惯逐渐形成的,必须时时自我警惕、防微杜渐。藉由有德者真诚的引导,可让人转恶迁善、导归正途。百姓有感于陈实所说的道理及德性的力量,不必藉由刑罚,那城市之后就再也没有偷盗的事情发生了。
(改编自《后汉书.陈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