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任务书
学习目标- 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
- 能根据语言特点,把握文中所展现的鲜明的人物个性,欣赏文中通过语言、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机器猫杯理解孔子为何“哂”由而“与”点。从而体会孔子的政治思想1.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和政治主张。
思考《论语》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认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任务一 :学习生字词
文学常识填空1.孔子( ),名 ( ),字 ( ),( ) 时期 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 ( ),思想核心是 ( ),政治上主张 ( )。《论语》是( ) 体散文,是记录( )的 言行的著作。“四书”是 ( )。
2.重点生字词注音( ) 舞 雩 ( ) 铿 尔 ( ) 小 相 ( ) 沂 ( ) 冠 者 ( ) 喟 ( ) 俟 ( ) 撰 ( )摄 ( ) 比 及 ( ) 毋 ( ) 冉 ( )
任务二:疏通文意一、梳理梳理文言字词句(一)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毋吾以也( ) 2. 鼓瑟希( ) 3.莫春者( )
(二)一词多义(解释词义)1.如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
(3)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 4)宗庙之事,如会同( )
2.尔
(1)求,尔何如?( ) ( 2)以吾一日长乎尔( )
(3)子路率尔对曰( ) (4)鼓瑟希,铿尔( )
3.乎
(1)以吾一日长乎尔( ) (2)摄乎大国之间( )
(3)异乎三子者之撰( ) (4)何伤乎( )
(5)浴乎沂,风乎舞雩( )
4.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 ) (2)毋吾以也( )
(3)则何以哉( ) (4)加之以师旅 ( )
(5)以俟君子( ) (6)为国以礼( )
(三)词类活用:找出活用字,指出活用类型并解释
1.端章甫( ) 2.三子者出,曾皙后( ) 3.风乎舞雩( ) 4. 鼓 瑟 希( )
5.可使有勇( ) 6.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
(四)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以吾一日长乎尔 句式( )翻译
摄乎大国之间 句式( )翻译 机器猫杯
3. 异乎三子者之撰句式( )
翻译- 浴乎沂,风乎舞雩 句式( )
- 为国以礼 句式( )
- 不吾知也 句式( )
- 则何以哉 句式( )
- 尔何如? 句式( )
活动 2. 合作探究四弟子之志
- 子路、公西华、冉有和曾皙这四位弟子的志向各是什么,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孔子对此持怎样的态度?探究完成后填写下表
人物 | 述志 | 志 | 性格 | 孔子态度 |
子路 | ||||
冉有 | ||||
公西华 | ||||
曾晳 |
请简要分析孔子对四位学生述志后态度不同的原因,并探究孔子为何赞同曾皙的观点?
2.结合文中句子分析孔子的人物形象
任务五:学以致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
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
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求!尔何如?”
夫子哂之。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B.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C.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D.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兵车的数目来计算。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B.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C.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葬礼的司仪官。
D.冠者:成年人,16 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 16 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表达了孔子及其弟子各自的人生志向。孔子对学生循循善诱、和蔼可亲,体现了一个教育家的风范。
B.整段文字表现出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 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C.通过简洁的对话、细腻的神情及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文段呈现的对话场景体现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D.文段善用典故,内涵丰富;语言富丽华美,耐人寻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