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英语正式列入高考主科,从此英语成为中国学生绕不开的重要关卡,英语本应是沟通外界的桥梁,却成为应试教育的沉重负担。30多年来,“英语热”在华夏大地上一路加速狂奔。英语作为当前指定的三大必修课之一,各地学校都是按照主课的标准来开设课程、配备师资力量。过去还只是从初中开始起步学习英语,现在,英语的学习启蒙已经提前到了小学,甚至是幼儿园。除此之外,社会上还衍生出了各类英语培训班、补习班、速成班、兴趣班等等。
如果英语真正是为大家需要的,那么这种投入可以认为是必要的,否则,那就是天大的浪费。从受教育者来说,中国人学习英语,基本上是从幼儿园一直到博士阶段,时间短者学完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大约在十年左右,时间长者要学到博士阶段,大概要学习近二十年。浪费在英语上面的时间有多少呢,算一算,可怕的惊人。几乎是每个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这是时间的巨大浪费。对于一个中国学生要想正常完成学业,英语必须学好,英语教材,辅导书,磁带,复读机,各种补习费等等,这是金钱的浪费。只经过英语普及教育的初高中生,所学的英语几乎是毫无用处的,普及英语教育是完全失败的,只有经过高校英语专业培训的学生,所学的英语才可能有用武之地,这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中国学生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可能终生都用不到的英语上,在时间和精力上势必挤占对其他知识的学习。而且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但却不得不在十几年如一日的反复折磨中苦苦挣扎,造成很大的挫败感,在很大程度上消磨着他们的学习兴趣。光是浪费也就罢了,副作用却是大得惊人,有多少聪明的孩子被这愚昧而残酷的教学扼*了求知的*,很多有才华的的孩子在中高考线上甚至在小升初线上,就被无情的淘汰了。甚至到了大学,英语对于学生未来前途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英语始终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小学的时候,语文还没学好,就要开始学英语;中学的时候,英语始终是最重要的三门学科之一,拿一本汉语词典背的极少,拿一本英语词典背的却特多;大学的时候呢,很多学校不再学中文了,但是英语必须学;如果要考研,专业可以平庸,英语不能不好。你可以不爱英语,你可以不用英语,但你必须学英语,因为学英语已经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本身。这就是我们的教育部门和教育体制为我们准备的英语教育。要不然,求学路上几乎所有的考试你都别想通过。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从小学一路拼*到大学,十几年的英语学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通过几个考试;而实际的英语教学又与应用严重脱节,教学陷入自我折磨、自娱自乐的怪圈里。
在以中文为母语的国家,英语居然成了我们在社会生存的资格和门槛,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当我们的学生在为学英语困扰无比,耗费大量精力的时候,国外的学生却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兴趣和专业。从这个意义上,学生因学习英语而荒废正常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恐怕绝非虚言。更荒唐的是,在高层次的考试如考研、考博中,英语俨然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专业课,成为一个主要的筛选淘汰标准,许多人甚至认为考研、考博主要就是考英语,专业倒似乎变得无关轻重;有许多专业素养很强的人,往往栽在英语考试中。
这一方面,想必许多人都有一部辛酸的血泪史。这一点我是有深切的体会,可以说我们就是英语教育的牺牲品,在单位我是一个很喜欢做学问的人,是一个要求不断进步坚持学习的人,通过自学考试我拿到学士学位,每次考试都是报满科目,并且都是一次通过,只有英语连考了三次才勉强考了60分,说实在的并不是我的英语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是得力于试卷的简单。很多同事都劝我去考研,我只能苦笑,我们那时研究生很多专业都成了英语专科毕业的专利品,我的英语水平决定了我永远是失败者。刚上初二的时候,班主任的一句话,断送了我们那一届的前途,英语中考不算分,不要学英语了,当时我们也没有辨别能力,后来意识到已经晚了,由于错过英语学习的黄金时间,加上知识上的脱节,竟然造成我们从各个乡镇推荐的优秀学生,很少有几个能考上本科的,研究生就别提了,我们成了英语教育的最早的牺牲品,在中国任何一个学生要想进一步深造,英语都是一个迈不过去的门槛。
象中国这样把英语教育置于首位的国家在世界上大概是绝无仅有的。对英语一窍不通的日本科学家益川敏英可以凭借其学术成就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在中国,这样的优秀人才连高中都考不上,更别说上大学、当大学教授了。这在客观上使我们失去了许多潜在的优秀科研人才。而很多科研人员为了学历或职称,也被迫将大量本应花在科研上的时间浪费在英语考级或其他英语考试上,这实在是对中国教育制度的一大讽刺。
我并不想否认全球化时代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但我要说在中国英语教育的这种重要性被严重夸大了。以我这个勉强取得学位的学士本科生或者以下的学历来说,英语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根本派不上一点用场。让人顿生感慨:整整十几年的英语白学了!枉费了多少光阴和心血。既然英语教学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浪费,我想的确大有必要降低英语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在低龄学生学好中文之前应该只是选修英语;在中考和高考中也该大幅降低英语的分值占比或者就当做选修课;而在大学以及考研中,只要专业与英语无关,就不应该拿英语来一刀切。
如果有人想朝英语这方面发展,或是有人需要把英语作为今后谋生的工具手段,完全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尽心尽力地学习。这种“按需所学”、“因人施教”的模式也符合正确的教育思想理念,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有人一开始未选择学习英语,后来又需要掌握,也可以到英语速成班进行学习。只要是真正需要英语的人,那么他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干劲肯定也非同一般,只要肯下功夫,相信学好英语也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毕竟,英语只是一门语言而不是一门学问,很多人在较短的时间内也能够较好地掌握这门语言。事实告诉我们,大部分移民家属半年就可以顺利地过口语及写作关。大学开始专业学习完全可以,看看那些法语、德语、日语专业院校的学生,也没有经过中小学的普及教育,毕业后不照样
承担翻译等职业了吗。
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实力、发展与未来靠的是教育。在这个以成绩论功德,以分数闯天下的中国大地之上,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正在毒害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对于中国教育的弊端,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应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角度彻底审视与反省当代中国的教育与教育体制,使培养出的人能够强化社会秩序、社会道德与社会和谐,早日成为中国教育的核心任务,科学素养应该是第二位的东西。本文寄希望国人倡导的素质教育真正出现在华夏大地上,但我们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不仅要求我们每个人转变教育观念,还要不断地完善各种教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