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王莉萍
新时代的附中人当以前辈为榜样,心怀担当,砥砺奋斗。既要做赋能升级的学习者,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让本领不断匹配新征程的需求;也要做勇于创新的开拓者,立志于攻坚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以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扛起时代重托。
向上滑动阅览
北京师大附中历史悠久,120多年的办学史,纵贯两个世纪,一直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还有科技等各方面“卡脖子”难题……新时代的师大附中,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坚定不渝的爱国者、科学真理的追求者、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民族复兴的担当者”。今年暑假,新高一同学参加军训,在炎炎烈日下铸就坚毅品质;优秀团员前往井冈山,在红色研学中淬炼青春底色;还有一些同学通过科技比赛,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潜移默化中,附中人心里厚植了家国情怀,清楚了责任担当,涵养了进取创新的品格。
钱学森曾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与强盛而竭尽全力。”他心忧国家,刻苦钻研,开拓创新,将人生志向的择取与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新时代的附中人当以前辈为榜样,心怀担当,砥砺奋斗。既要做赋能升级的学习者,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让本领不断匹配新征程的需求;也要做勇于创新的开拓者,立志于攻坚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以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扛起时代重托。
**指出“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北京师大附中是你们人生新的起点,希望你们在这片沃土上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激发担当精神,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成林,从成长到成才最有效的路径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 唐挈
同学们,你们也是这片“树林”的建设者,希望大家相聚在一起,不是简单的抱团取暖,而是共经风雨、同傲雪霜;不是简单的相互依靠,而是责任担当、率身奉献;不是简单的安于当下,而是文化传承、精神充盈,努力成为“最美中学”里的最美风景。
向上滑动阅览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相信,这个秋日一定是胜过春朝的,因为我们的校园迎来了新的变化。就餐环境变了,老师们、同学们有了相对宽敞的餐厅;作息时间变了,学校可以为同学们供给更加丰富的课程;教师办公模式变了,同学们能够更方便找到自己的任课教师。更重要的变化是,我们迎来了450余名高一新同学和320余名初一新同学。我代表学校,对初一、高一新同学加入“王府中最美中学”的大家庭,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
上学期在校的同学应该还记得,在年初的“开学一课”上,我送给了每个班一盆花。如今,一个学期过去了,不知道同学们班级里的花长势如何?如果它此时正茁壮成长着,那背后一定离不开大家的精心呵护,我要感谢大家;如果它没能健康成长,那大家也不要急于自责,因为世间草木本都属于大自然,我们将其拘囿于盆中,阳光水源都有赖于种植者,偶尔有心或无意的疏漏,可能就会使草木凋零,甚至枯萎。
那让一棵小苗从“成长”到“成才”,即长成大树,最好的环境是什么呢?
百度上网友们的答案是:43%的人认为是充足的阳光,24%的人认为是充足的水分,剩余的提及到良好的土壤、适宜的气候与温度、清新的空气与健康的根基等。
是的,以上这些方面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我有个更简单的答案,那就是让小苗成长在树林里。能让百木成林的地方,自然所有成长的要素都不会缺少;能让百木成林的地方,自然是适宜树木生长的地方。
所以,在春天和大家聊过“成长”之后,在象征着成熟与收获的秋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成林”。因为,“成林”是从“成长”到“成才”最有效的路径。
成林,不是简单的抱团取暖,而是共经风雨、同傲雪霜。暑假里,北京经历了百年不遇的暴雨,原以为离我们很远的“洪灾”,这次到了家门口。洪水所到之处,街道变成河流,汽车甚至房屋都被冲走。在进京铁路丰沙线上,K396次列车被迫停在门头沟的落坡岭站。食品很快告急,手机也没了信号,落坡岭成了一座孤岛。
面对险境,几百名乘客被安置进了当地百姓家中,在自家都停水停电的情况下,当地百姓把几乎所有的食品都给了乘客。社区*孟二梅说:“只要我们有一口吃的,就不能让旅客们饿着”。落坡岭站的马瑞新站长,为确保队员安全,命令大家离开车站,自己一人值守运转室。可队员们却全体留下了,副队长说:“我们是一个集体,死就死一块儿吧。”这看似只会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话,真实响彻在距离我们50公里的一座小车站中。
最终,在无数救援人员的努力下,所有乘客安全转移,平安返家。这场救援,让我们看到了“成林”的意义,它护佑着其间的每一株树,相连的根脉,让彼此无惧风雨、无畏雪霜。
成林,不是简单的相互依靠,而是责任担当、率身奉献。中科院微电子所研究员黄令仪老师为了尽快解决国家芯片“卡脖子”问题,年近八十依然坚守在“龙芯”研发中心。她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当我们翻开十三中94年的光辉校史,也有象黄老师这样为国奉献、舍己为人的学长,例如卢世璧院士。
卢院士是中国骨科泰斗,曾研发出新中国第一个人工骨关节。卢院士一家四代十三中人,叔叔是十三中英语老师,卢院士和他的侄子、侄孙子都曾在“王府中最美中学”里就读。2008年汶川地震,当时78岁高龄、刚战胜癌症病魔的卢院士,不顾一切主动请缨到抗震一线。他每天接诊一百多人,每天连续高强度工作十几个小时。卢院士说:“哪里的患者需要我,我就应该在哪里。”其实,他还参加了1966年邢台地震、1975年营口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救援。
同学们,一棵树可以给树林什么?请不要轻视一片叶的希望,一缕风的清凉,或是一片树荫的遮蔽。黄令仪老师、卢世璧学长,还有千千万万象他们一样的中华儿女,他们的责任担当、率身奉献,让我们看到了“成林”的价值,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只有将自己置身于民族、家国的“树林”中,自己的人生才能超越“自我”,如炬火般照亮、温暖他人。
成林,不是简单的安于当下,而是文化传承、精神充盈。2020年,作家许知远采访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许知远问:“您对中国文化最有信心的地方是什么?” 许倬云说:“抗战经历影响我一辈子,也影响我念书的方向。日本人把我们城市占领了,我们到农村去。打了八年,我们是靠农村撑起来的。前线撤退到农村的,农村人一句闲话不说,接纳难民,有多少粮食拿出来一起吃,没有粮食就一起挨饿。”讲到此处,这位九旬老人泣不成声。许知远追问:“是不是这段经历也让您对中国文化特别有信心呢?”许倬云回答:“所以我知道中国不会亡,中国不可能亡。”
许倬云先生讲述的情景与列车受困落坡岭时的情景何其相似!是的,这份由抗日一直传承至落坡岭车站的精神,也一直恒久传承在中国人的血脉里。一份团结互助的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它不会亡,中国更不会亡。这种传承,让我们看到了“成林”的责任,当一株株新苗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巨木之林,成长便有了更强大的支撑与保障,因为,新苗不是简单的安于当下,而是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在茁壮成长中传承文化、充盈精神。
同学们,咱们学校的前身是“辅仁大学附中”,“辅仁”二字取自《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说的是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我们培养仁德。94年来,正是践行着“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一代又一代师生,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勤奋、用自己奋发向上的精神,涵养了学校这片“树林”。这片“树林”中有你、有我,有以十位院士为代表的学长,有桃李遍天下的老师;这片“树林”中有贝勒猫、有石狮子,有“爱校如家”的文化,有“公诚勤朴”的精神,更有“家国天下”的情怀!这片“树林”里的一切,都是你们的“辅仁之友”。
同学们,你们也是这片“树林”的建设者,希望大家相聚在一起,不是简单的抱团取暖,而是共经风雨、同傲雪霜;不是简单的相互依靠,而是责任担当、率身奉献;不是简单的安于当下,而是文化传承、精神充盈,努力成为“最美中学”里的最美风景。
同学们,你们还是国家和民族这片“树林”的接班人,只要你们“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你们心有他人,与友成仁;心怀家国,公诚勤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同学们,成长,成林,成才,今天只是序幕,明天才是华章!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中关村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 景小霞
送大家四个锦囊,助大家耕耘梦想,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大任的栋梁之才。
一、胸怀报国之志,心怀国之大计;
二、终身学习。向外探索、建立多维视角;向内深植,塑造强大内心;
三、兴趣引领。探索未知,保持积极心理品质,以兴趣为动力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
四、学会合作。相互支持,共破难题,收获友谊,找到同向同行的伙伴。
向上滑动阅览
中关村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欢迎所有朝气蓬勃的一年级新同学加入葵园大家庭,并向所有关心学校发展、关心学生成长的各界领导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实施科教兴国,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站在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成才、谋划少年儿童工作发展进步。一小不断擦亮“科学启智 教育立身”校训,为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大国工匠”“创新团队”而航机筑梁、不懈努力。
在此,景校长送大家四个锦囊,助大家耕耘梦想,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大任的栋梁之才。
01 胸怀报国之志,心怀国之大计。
02 终身学习。向外探索、建立多维视角;向内深植,塑造强大内心。
03 兴趣引领。探索未知,保持积极心理品质,以兴趣为动力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
04 学会合作。相互支持,共破难题,收获友谊,找到同向同行的伙伴。
新的学期开启新的期望,新的征程满载新的梦想,景校长期待和大家一起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为未来蓄积力量,为葵园注入饱满的能量,为亲爱的祖国释放持久的热量!
养君子正气,成国之栋梁!
北京市八一学校校长 沈军
同学们,我们应当铭记并践行八一学校的价值观:正直、包容、自信、担当。以君子的精神气质要求自我,先成人、再成学、后成事、终成器。
向上滑动阅览
云收夏暑、风传秋意,在这个秋日胜春朝的上午,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学年。首先,我谨代表北京市八一学校全体师生对新学年加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的新高一和国际部629名新生、新初一720名新生、预备年级435名新生、以及正在观看直播的家长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
今天我给大家上课的主题为“养君子正气、成国之栋梁”,让我们再次从学校的文化价值观说起。
作为八一人,应该为八一的历史和文化感到骄傲。有*作为我们的校友、有江泽民主席为我们书写的校名、有共和国元帅为我们题写的校训,这在全中国所有的学校里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八一学校的师生能否继续保持历史上“正、严、实、爱”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能否保持八一精神在新时代的历史传承?能否深刻地理解八一价值观“正直、自信、包容、担当”的实质性内涵?这是我们现阶段所有八一人的共同使命。只有深刻地理解、记住并且践行八一的价值观,才能做到真正的传承。我们学校每一间教室黑板上都有“正直、自信、包容、担当”这八个大字,浓缩着八一对于学生培养的追求和使命。
北京市八一学校的文化价值观为“正直、自信、包容、担当”。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却融合了一个青年人从成人到成学、从成事到成器的不同阶段,更包含了《大学》里八目中所提到的不同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和青年,既是祖国的未来,又是民族的希望。因此,不管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都是你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那么,我们该怎样以一个谦谦君子之力成报效祖国之器呢?八一学校的价值观里给了我们答案。即:君子成人以正直、君子成学当自信、君子成事须包容、君子成器勇担当。
君子成人以正直
正直,当如青松挺且直。“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青松是正直的化身,更与我们学校的三品松文化标识一脉相承。我们的聂帅在众多植物中尤喜松柏。为人就应像松柏一样,忠诚、正直、坚定、坚强。正直之魂凝结于八一学校十二人才基因的“忠诚、诚信和执着”。具体而言,它体现在我们对己、对人及对国的不同维度。
对己执着。
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自己的执着是一种是一种“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毅;更是一种“乱云飞渡心从容”的定力。正如上届高三年级的你们的榜样祝亦菲同学,正是因为带着一股犹如“格桑花”一般的韧劲,才最终破土而出、向阳而生,考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再如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杭明溪同学、考入浙江大学的王奕潇同学、考入清华大学的张如璠同学、考入中央财经大学的高嘉欣、考入四川大学的刘雨知同学、考入中国农业大学的何思扬同学等等,他们都是因为一种执着而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对人诚信。
古往今来,人无信不立。不管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诚信是交往之基石。今年8月份,*在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时也曾说过“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正是这份真诚使中非友谊跨越千山万水,依旧坦诚相待。同样,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待人真诚、与人为善。
对国忠诚。
青年者,国家之魂。对国忠诚,就如18岁的卫国戍边烈士陈祥榕烈士曾在日记中写的那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今年适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卫国忠诚的历史赞歌,成为我们深切怀念的最可爱的人。
君子成学当自信
君子为学,胸怀自信。这份自信首先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年而从未中断的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因此,我们青少年既要对中国文化充满自信,更应该以知识武装自我。结合十二人才基因,自信主要体现在阳光、雅趣、创新。即,学有所信、学有所雅、学有所破。
学有所信,是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以阳光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以积极进取的行动面对学习中挑战。做到不畏难、不走偏、不偷懒,用信仰引领自己向前。
学有所雅。学有所雅,是指面对繁杂多样的知识体系,能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避之。尤其是现在的网络环境鱼龙混杂,这对还不成熟的你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当多走近阳春白雪,少接触低俗信息,在高雅清朗的知识环境里遨游进步。
学有所破。学有所破是指一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应当向*嘱托我们的那样“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
君子成事须包容
凡成大事者必虚怀若谷、海纳百川。老子《道德经》中以水向我们阐述了包容的极致状态。“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有泽被万物之德,汇纳百川之量,因势利导之智,百折不挠之勇,随物赋形之美,滴水穿石之力。如果我们的内心能够如江河大川一般宽广,也变拥有了一种开阔的人生境界。包容,在我们十二人才基因中指开放、尊重、文明。它告诉我们应当包容于人、包容于知、包容于道。
包容于人,文明待人。它告诉我们在与父母、同学、老师及陌生人的相处上不因小事而耿耿于怀,应当换位思考、学会感恩。
包容于知,开放学识。对知识的包容是一种对文化的兼收并蓄、也是观念上的和而不同。学识开放要求我们应当博观约取。如我国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不仅工于诗词,更擅长音乐、书法、厨艺、佛学、建筑等等。
包容于道,尊重规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漠视规则。不管是校规校纪,还是班规班纪,规则的存在是为了维护一种相对公平公正又安全的环境。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希望同学们尊重规则、呵护自我。
君子成器勇担当
在一个人经历成人、成学和成事后,还应该胸怀鸿鹄之志,以成国之大器。担当,即责任、独立、勇敢。
成大器者,需责任以往、勇敢以行、独立以成。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为追寻大道而周游列国,纵然曾累累如丧家之犬,也不改初心、不矢其志。再如我们神舟十六号飞船的56岁四上太空的航天员景海鹏,在2018年来到学校给我们上完开学第一课后,今年再次逐梦苍穹。这种勇于担当、敢于前行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间。在学校生活中,从平时的班级值日到食堂值周,再到志愿者活动等,这都需要大家的一份担当。
同学们,我们应当铭记并践行八一学校的价值观:正直、包容、自信、担当。以君子的精神气质要求自我,先成人、再成学、后成事、终成器。首先,请大家把“正直、自信、包容、担当”八字牢记于心。在生活上做到尊敬师长、尊重同学,包容于人,体现君子正气;在学习中开阔视野、努力学习,体现文化自信;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勇担重任、体现自我担当。希望各年级、各班把我们价值文化观内化于班级文化构想、外显于班级板报设计班会设计和班级活动设计中。
另外,在新的学年,预备年级、初一、高一的同学们,希望你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尊重规则、内化八一文化,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初二、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希望你们继续延续初一的良好习惯,并勇于担当,以责任要求自我。初三、高三年级的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够确立目标、奋发有为、在最后一年勇于拼搏,为自己的初中、高中生活交上理想的答卷。另外,我更要叮嘱所有年级的同学们,不管是在校内还是校外,请大家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注意交通安全、用电安全、活动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防溺安全等。请大家珍视生命、尊重规则、学会自我保护、关注自身安全。
老师们、同学们,在这堂课的最后,让我们再次回顾北宋大家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让我们养君子正气、成国之栋梁。
大变革时代,
更需要青少年的创新突破和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