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他思想开放,没有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他不但把自己儿子培养成进士,也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培养成了才女。
长女吴氏很有文采,善于作诗,她曾经给王安石写了一首很有名的诗《寄父》:“西风不入小窗纱,秋气应怜我忆家。极目江南千里恨,依然和泪看黄花。”
王安石一生为他的子女写了很多首诗,著名的像《别鄞女》、《赠外孙》、《寄吴氏女子》、《次吴氏女韵二首》等,都写得情深意切,真挚感人。
王荆公确实是一代伟人,不但是在政治上、文学上、思想上,他的水平鹤立鸡群、高人一等,在家庭教育上,王荆公同样是出类拔萃、卓尔不凡啊!
二、雨中的夫妻亲情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在一个秋夜,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李商隐阅读了妻子王晏媄询问归期的来信。他身处巴蜀之地,自己的归期是何时他也不知道,因此,李商隐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
思来想去,李商隐作了这首展示雨中夫妻亲情的诗,寄给妻子。他幻想着在将来能返回家乡,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他们一边剪去蜡烛结出的蕊花,一边情深意长地窃窃私语,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的喜悦。
全诗语言朴素无华,感情真挚细腻,想象新颖动人,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思念之切,又想象了来日聚首时的幸福与欢乐。含蓄隽永,让人百读不厌。
如果要问爱情是什么,秦观会告诉我们:“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果要问思念是什么?柳永则回答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入憔悴”,如果要问幸福是什么?李商隐揭开了他的谜底:“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雨中的父母恩情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梧桐树叶上的每一滴雨,都让人感到浓浓的秋意。芭蕉叶上的每一滴雨,都让人感到深深的愁绪。晚上做着的回家好梦,一直延续到半夜三更之后。
灯花敲落了,棋子还未收,可叹唐朝贤臣马周在新丰旅馆里被店家轻视滞留。宦海十年奋斗的情景,对江南家乡父母二老的担忧,一时间都涌上了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