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悠,众说纷纭!
“三千越甲可吞吴”发生在春秋末年时候,说的是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一举灭吴国的故事,那为什么说三千越甲便可以吞灭吴国呢,请看下文:
吴国是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到了春秋时期吴王阖闾,重用了伍子胥,孙武,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了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后来听从了文种的意见,投降吴王夫差,还说要伺候夫差,当牛做马,请求夫差的饶恕,夫差本就骄傲自负,也过于妇人之仁,就同意了。
吴国夫差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马,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再说吴王夫差,不顾国家连年征战空虚,与齐国和晋国争霸。伍子胥劝说夫差,说越王勾践必要报复吴国,不如一举将越国灭了,以除后患,夫差反而不听,还北上伐齐,不过夫差真就打败了齐兵。后来伍子胥不断进言,激怒了夫差,就令伍子胥自*。伍子胥死后,导致吴国上下离心,间接导致日后失败。
这样一看双方的实力就悬殊开来。越国日益强大,吴国各方面逐渐下降。
到了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和晋国争霸。而此时的勾践趁吴国国内空虚,于是派遣善于水性的水军上千人,训练有素的战士数万人,受过高等训练的亲卫军数千人,数百名高级指挥将军,攻打吴国。
勾践乘机伐吴,击败吴军,*死吴太子。吴王夫差紧急回国,越国自觉无力灭吴,被迫与吴国求和 。(三千越甲可吞吴,指的并不是只有三千人,古代的三, 代表的是很多的意思。也可以说是三军,三军分步,车,骑,一军大概一到两万人,当时勾践灭吴,前后大概用了数十万兵马左右)
公元前478年,越国再度率领大军攻打吴国,在笠泽大败吴军,吴国自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476年,越王勾践再次伐吴。
公元前475年,越兵围困吴国。
公元前473年,越兵攻入吴都,吴国灭亡。
吴王夫差后悔莫及,说:“我后悔不听伍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而死。 越王勾践平吴,声威大震。
胜败乃兵家常事,你们觉得夫差输得冤不冤?本来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不但不听国内贤臣谏言,反而斩*忠臣,想称霸中原而年年征战,搞的民不聊生,上下离心,这样的国家怎能不败? 岂能不被越国勾践所吞?
再郑重声明一下,三千越甲可吞吴,指的并不是只有三千人,古代的三,代表的是很多的意思,也可以说是三军,三军分步,车,骑,一军大概一到两万人,当时勾践灭吴,前后大概用了数十万兵马左右。
关注我,每天了解一点历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