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怎么解释,赋是什么意思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9-03 15:03:25

A

1.《<老子>十章》中写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的两句是“(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2.老子善于用辩证法的思想作为观察和处理社会生活的原则,在《<老子>十章》中,他从生活经验的角度讲述事物正反两面变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老子>十章》第三十三章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为知已知彼才是聪明人。

4.《<老子》十章》中,老子通过列举“五色”“五音”“五味”、围猎之乐、“难得之货”的危害,表现圣人摒弃外界物欲诱惑的句子是“(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5.《<老子》十章》中老子以“少”与“多”为例阐明圣人以“道”的原则来行事的原因的句子是“(少则得),(多则惑)”。

6.《<老子>十章》中称赞得“道”之人精妙通达、难以测识的句子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7.《<老子>十章》中说明有道者顺其自然以待人接物,表达了“有道者无弃人”的心怀的句子是“(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8.《老子》“信言不美”一章中老子得出结论:大自然的规律是“(利而不害)”,圣人的处世之道是“(为而不争)”。

9.《<老子>十章》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两句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提醒我们不要轻信那些恭维的话语。

10.《<老子>十章》中“(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两句,阐释了违背常规的行为不会带来长久有效的结果的道理,和“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的意思相似。

B

1.《<老子>十章》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

2.在《<老子>十章》中,老子认为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最接近于“道”,这是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3.在《<老子>十章》中,老子认为“至善”之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的句子是“(夫唯不争),(故无尤)”。

4.在《<老子>十章》中,老子先后用“五色”“五音”“五味”来说明奢靡的物质生活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危机的句子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5.在《<老子>十章》中,圣人对待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态度与做法是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6.在《<老子>十章》中,老子对善于行道的人做出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一般人理解不了的句子是“(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7.在《<老子>十章》中,“(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两句表达自己对“竞争”的态度,看似与世无争,实则颇含哲理,引人深思。

8.在《<老子>十章》中,老子认为“自我夸耀,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不能长久下去”的句子是“(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9.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都有关于“老师”的论述,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子在《<老子>十章》中则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强调了善良之人对恶人的示范作用。

10.在《<老子>十章》中,“(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两句告诉我们,真正活得长久的人是言行不离道的规律的人,真正的长寿是精神永存。

《<老子>十章》原文、译文、注释

(选自《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

【译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善于选择地方居住处所,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他与世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注释】[01] 老子(生卒年不详),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世本共八十一章。其书是否为老子所著,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书中所述基本反映了他的思想。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02]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03]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04]渊:沉静、深沉。[05]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06]正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译文】三十根辐穿在车头,中间必须留出空处,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有转动的作用。踩打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注释】[01]毂(gǔ):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02]当其无,有车之用:意思是,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指车毂的中空处。[03]埏(shān)埴(zhí):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04]户牖(yǒu):门窗。[05]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二章)

【译文】五色缤纷使人眼花缭乱,五音繁乱使人听觉失灵,五味混杂使人舌不知味,纵马驰骋围猎使人内心狂,金玉宝物使人德行败坏。因此,圣人只为温饱生存,不求纵情声色,所以,抛弃物欲,只要温饱。

【注释】[01]五色:黄、青、赤、白、黑。[02]五音:宫、商、角、徵、羽。[03]五味:酸、甜、苦、辣、咸。爽:《广雅·释诂》:“爽,伤也。” [04]驰骋:马纵横奔跑。畋:猎取飞禽走兽。心发狂:心浮放荡。[05]行妨:伤害行为。 [06]为腹不为目:王弼注:“为腹者以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即以物养己,但求恬淡安饱,而不以物役己追逐声色之娱。[07]去彼:指舍弃“为目”的生活。取此:指摄取“为腹”的生活。

【原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而)新成。(第十五章)

【译文】古代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可认识、只能勉强来形容描述他:小心谨慎啊,像冬天涉过江河,他觉戒备啊,像畏惧四面的威胁,他恭敬庄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酒脱啊,像河冰消解,他纯厚自然啊,像未经雕凿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像远山的幽谷,他浑厚质朴啊,像混浊的水流。谁能够将浊水静止,慢慢澄?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注释】[01]“善为道者”的“道”,王弼本作“士”,这里据帛书乙本改定为“道”;是指善行老子之道的人。[02]容:形容、形象。[03]豫:一种野兽的名称;兽性多疑。“豫兮”引申为迟疑谨慎的意思。冬涉川:冬天涉水过河,怕冷、战栗、小心翼翼不敢贸然下水。[04]犹:与“豫”一样,也指一种野兽;《颜氏家训·书证》曰:“犹,兽名也,既闻人声,乃豫缘木,如此上下,故称犹豫。”若畏四邻:进退犹犹如拘制(河上公注),形容不敢冒贸行动。[05]俨:《尔雅·释诂》曰:“俨,敬也。”俨兮:形容态度恭谨端凝。客:王弼本作“容”,这里据河上公本改定。[06]涣:《说文》:“涣,疏散也。”释:《说文》:“释解也。”涣兮其若凌释:河冰消融,顺水下流。 [07]敦:淳厚朴质。朴:《说文》:“朴,木素也。”指未经砍削雕琢的原状木头。[08]旷:空豁。[09]浊:水浊、浊水。[10]孰:谁。[11]盈:满。不欲盈:不求盈满。[12]而:王弼本作“不”,古代篆文“不”、“而”相近,“不”字可能是“而”字错写(现代任继愈《老子新译》)。蔽而新成:敝旧能更新。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二十二章)

【译文】弯曲才能保全,委屈才能伸直。低洼才能盈满,破旧才能更新。少取才能多得,贪多反而惑乱。因此,圣人坚守大道为天下的楷模。不自我表现因此聪明;不自以为是,因此彰显;不自我炫耀,因此有功;不自我骄傲,因此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天下的人没有谁能与他争。古代所谓“弯曲才,能保全”的话,难道是空话吗?确实能够让他保全。

【注释】[01]枉:弯曲、屈就。[02]窪:低凹、低洼。[03]惑:迷惑。[04]一:指“道”。抱一:指守“道”。[05]式:范式、模式。 [06]自见:自现、自炫、自显于众。[07]彰:昭彰、显著。 [08]伐:夸耀。 [09]矜:骄满、傲物。

【原文】企(一作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译文】踮起脚跟的人难以久立,跨越走路的人难以远行。自我表现的人,不聪明,自以为是的人,不彰显;自我炫耀的人,没有功,自我骄傲的人,不长久。从道的观点来看,可以说:“多余的饮食和行为,鬼神都会厌恶。”因此,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注释】[01]企者不立: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企,翘起脚尖,脚跟不着地。[03]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04]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jīn)者不长:自我表现者不能显露自己,自以为是者未必明白事理,自我吹嘘者没有功劳,自我夸耀者不能被别人认同。 [05]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形”。 余饭赘(zhuì)行:意思是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行”,元吴澄说:“或曰‘行’读如‘形’,古字通用”(《道德真经注》)。

【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第二十七章)

【译文】善于行车的人,不留下车痕;善于言谈的人,没有瑕疵;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筹码;善于关门的人,没有门闩却不可开;善于捆绑的人,没有绳索却不可解。因此,圣人善于经常帮助他人,所以没有被抛弃的人;善于经常拯救万物,所以没有被抛弃的物。这就叫作“袭明”。因此,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学生。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爱护他的学生,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最大的糊涂。这就是精微的道理。

【注释】[1]辙迹:古代车辆在泥土地上行走,车轮辗过后留下的痕迹。 [02]瑕谪:缺点、过失、疵病。 [03]数:计算。[04]筹策:古代计算物数时所用的竹片叫筹策,相当于现在所谓的“筹码”。[05]关楗:门闩。楗通键。 【06】约:绳。绳约:用绳束(缚)物。[07]袭:承袭,有不露、掩蔽、含藏的意思。[08]明:聪明,指一种与“道”相符的智慧。[09]资:资取、借鉴。 [10]要妙:幽深而精妙。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译文】识别他人的人可谓智慧,了解自己的人可谓聪明。战胜他人的人称为有力,战胜自己的人称为刚强。知道满足就是富有,顽强坚持的人叫作有志。不失根本的人就能长久,身死而精神不亡的人才算长寿。

【注释】[01]强:是《老子·五十二章》“守柔曰强”的“强”,非“坚强者死之徒”的“强”。在老子看来“守柔”才是不会走向反面的真正之“强”。 [02]知足:王力《老子研究》说:“知足,不贪之谓”。 [03]强行:王弼注:“勤能行之,其志必获,故曰‘强行者有志’矣。” [04]亡:帛书甲乙本“亡”均作“忘”,“忘”是“忘掉”、“遗忘”的意思。死而不亡,王弼注:“身没而道犹存”。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做)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意动用法,以……为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译文】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注释】[01]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02]其未兆易谋: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03]其脆易泮: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泮,同“判”,分离。[04]其微易散: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05]为之于未有: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06]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07]累(léi)土:一筐土。累,同“蔂”,土筐。[08]为者败之: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09]执者失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10]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11]几(jī):接近。[12]欲不欲:想望人所不想望的。[13]学不学:学习人所不学习的。[13]复众人之所过: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复,弥补、补救。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

【译文】真实的话语不华丽,华丽的言词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有真知的人未必广博,广傅的人未必有真知。圣人不积累财物,尽力帮助他人,自己更富有;全部给与他人,自己更加多。自然的法则、是利物而不害物;圣人的法则,是帮助而不争夺。

【注释】[01]信言:真话。[02]美言:华丽之言。释德清注“美言”为“巧言”。[03]善者:善良的人。辩:指能说会道。[04]博:显示知道的事情多。 [05]积:积累、贮存、私藏。[06]既:《广雅·释诂》:“既,尽也。”下一个“既”字义同。[07]为人:指帮助人。[08]与:帛书乙本作“予”。“与”即“予”,指给与、给予。 [09]为:施为。

(本文由选择性必修上《<老子>四章》和另一篇课文《<老子>八章》合编而成,第二十四章、三十三章两篇课文皆选入。小标题一至十是编者加的)

老子与《老子》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史记》等记载其为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老子》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道”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的。“道”有客观自然规律的含义,同时又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绝对的本体的意义。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的正反两面,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有和无的统一(“有无相生”),并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识到对立面的转化,但忽视了对立转化的必要条件,把事物向反面的转化看成循环往复。主张贵柔守雌,否定刚强和进取。在认识论上,认为“道”不可道,不可名,不可“视”“听”“搏”,提倡“无为而治”,以“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为理想社会。在美学上,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观点。老子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他的思想。道教则奉为道祖,称“太上老君”。

《老子》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为老子所著。现一般认为编定于战国中期,基本上保留了老子本人的主要思想。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提出一种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保存了许多古代天文、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资料,还涉及军事和养生。后道教奉为主要经典,称为《道德真经》,并赋予各种宗教解释,作为道教信仰的依据。

(2024年8月5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