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静下心来好好体会一下,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背后,是不是都有一堆念头在掌控?正是这些念头造成了我们的烦恼,而控制住这些念头,就是烦恼的终结,所以古人有“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说法,而现代流行的“正念”“转念”,无非是要摆脱被念头掌控的“无明”状态,开启真正的智慧。
像老子、佛陀这样的得道者,可以做到“念念分明”,也可以做到“一念不生”,我们行吗?
别说能控制念头了,意识到它们的存在都难上加难。
对于念头,我们是不是相当“无知”?
这就是“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而这种普遍的“无知”,也正是老子之言“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的根本原因。
那么针对这种“无知”,《道德经》是怎么论述的?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这就涉及到我们对《道德经》本质的认识了。
通往真知的道路,首先方向不能错!
二、对《道德经》本质的认识从本质上说,《道德经》属于哲学上讲的“认识论”,而不是“本体论”。
“本体论”研究的根本课题是: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而“认识论”侧重的课题是:人类是怎样认识这个世界的?
我们先说“本体论”,本体论以科学(尤其数学和物理学)为基础。有一种乐观的说法是:科学越进步,我们就越接近世界的真相。
但是,“本体论”有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即科学赖以存在的“因果律”,和哲学终极命题“第一因”(或“第一推动力”)之间,根本就无法并存。
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包括牛顿在内的诸多科学巨人,仍然信仰上帝。因为只有一个结论,即“上帝发明了‘因果律’”,才能化解这个基本矛盾。
《道德经》不探讨“本体论”的问题,老子用一个概念就概括了,叫“自然”。
那些一看到《道德经》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之类的话,就认为老子实际上已经洞悉宇宙起源真相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当然,这里边也包括曾经的我!
我们可以把《道德经》归于“认识论”,但我们也要知道,它其实比传统的“认识论”高了不止一个量级。
两者区别在哪呢?
打个比方,传统“认识论”的学者会这么问:人类是怎样通过不断发展的“理性”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而老子的问题则是:人类是怎样通过净化后的“本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是不是很不一样?简而言之,前者是外求,后者是内求。前者是“为学日益”,后者是“为道日损”,方法截然不同。
近代哲学大师伯特兰·罗素在他的名著《哲学简史》序言里说:
“我们必须把哲学和其他的沉思活动区别开来,哲学本身既不打算为我们解除烦恼,也不是为了拯救我们的灵魂……”
在罗列了哲学探讨的一系列问题后,罗素总结说:
“我们有必要了解过去时代的人们是怎么思考这些问题的……这将最终引导我们学会怎样生活,尽管我们从中学到的东西可能并不多。”
对比一下,我们学习《道德经》不正是为了解除烦恼、更好地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为了拯救我们的灵魂吗?
老、庄、佛陀、禅宗,包括心学,都属于超越的“认识论”,所以很多地方可相互借鉴、互为印证。当然它们也有很多不同,以后再详细讨论。
这里我们只要知道一点,老子和佛陀一样,达到了“心”所能达到的认知极限。
《西游记》里,孙悟空为什么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我们知道,孙悟空有个别称叫“心猿”,这个形象隐喻的是我们的心,而正如《金刚经》所说“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孙悟空翻不出如来的手掌心,寓意就在这里。
而《道德经》第47章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表达的也是这层意思。
以上所述,就是老子之言“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的原因,通过“内观”,通过控制念头来把握我们的本心,这不是光靠伟大的头脑就能运用自如的,尼采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毕生推崇《道德经》,可惜到最后也没能读懂。(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谈谈尼采和《道德经》。)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既然《道德经》这么难懂,为什么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