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足珍贵释义,弥足珍贵 到底啥意思呀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9-05 14:46:49

作者:古熹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雍也第六第8章。一起恭诵原文: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这句话的解释是:季孙氏一日派人召见闵子骞,叫他去一个叫‘费’的地方做官。闵子骞说:“好好替我推辞吧!倘若再来召我的话,我必然在汶水之上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些背景知识,费是一个地点,《四书恒解》说:“费为季氏私邑,家臣屡叛,欲以闵子骞强其私家,故力辞之。”这里介绍费是季氏私人专属管辖的地方,可是他派去管理的家臣几次叛乱,不好管理。他听说闵子骞孝贤,想派他去管理。可是闵子骞委婉地拒绝了。他说,如果您再来召我,我就逃到汶水这个地方去了。汶水是什么地方?汶水是一条河,位于齐国与鲁国的交界处,也就是季氏管辖不到的地方。有人表扬闵子骞非常有智慧,既表达了不愿意去为季氏做官的鲜明态度,也找到一个防止季氏反复纠缠,生气报复的好办法。季氏家臣为什么屡屡叛乱呢?因为季氏本身也是犯上作乱的大夫。架空鲁国国君,控制鲁国国政,所以季氏家臣上行下效,也以此方式对待。让季氏头痛不已,他很想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想到孔子。他虽然不愿意采纳孔子推行仁政的治国理念,但又不得不承认仁政的功效。他想到孔子的弟子闵子骞,以孝贤闻名。闵子骞曾经做过费宰,是孔子派他去的,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和乐。但是这次闵子骞做出何种选择?虽然出任过费宰,但这次断然拒绝,为什么呢?这可能跟闵子骞的秉性为人、人生追求有关。我们来了解一下闵子骞,他出身贫寒,但非常孝廉。历史上有名的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单衣顺亲》讲的就是有关闵子骞小时候孝顺的故事。因为从小母亲去世,父亲续弦,但后母对他不好。有一次冬天,他随父亲驾车出行,因为衣物不够保暖,冻得瑟瑟发抖,把驾马的缰绳掉了。父亲一开始很生气,责怪他,谁知道一接触儿子的衣服,突然发现他穿的棉衣里塞的都是不保暖的芦花。回家后再去摸摸妻子的亲生儿子,衣服里塞的都是保暖的棉花。父亲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闵子骞,一气之下要赶走后母。可是闵子骞跪下来哀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感动了父亲与后母,闵子骞的孝心发自内心,得到世人的赞誉。清初儒者吕晚村说;“处人伦之常,而能克全孝友的,乡里之间,所在多有。唯处人伦之变,而犹孝友克全,则是人情所难。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属于多数。父母不爱,人能孝顺,非常少见。孔门弟子友孝之行者。不仅闵子骞一人,何以孔子独赞“孝哉闵子骞”,因为他处于人伦之变,困逆之境,还能克己复礼,不因逆境而改变自己的仁孝之心。这是常人很难做到的,我们普通人的心都随外境转。别人对我好就乐,别人对自己不好,则忧悲苦恼,会很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责任,他人的苦乐。正因为闵子骞从小就有过人的仁孝之心,他拜孔子为师,处处以师长的心意为心意,方向为方向。一个孝顺的人,不会自我为中心。因为在自己年幼时,什么都不懂,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是父母一点一点教出来的。因为父母是自己第一任家庭教师,不管自己的父母学识如何,地位如何,父母都竭尽所能把自己懂的最宝贵经验传递给子女。而子女受不受教,就要看子女是否孝顺。如果子女从小养成好习惯,长大以后就跟得住好的老师。因为越厉害的老师,要求越高,越严格。一个自我为中心的人,处处以自己的想法为先,我以为,我的有道理,我的才对。就算送到名校,跟着名师,也学不到东西。学而第一第二章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里面就阐述了作为一个优秀学子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从小养成孝的习惯。而闵子骞就是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曾经做过费宰,是因为孔子派他去,而且实践孔子的教诫,推行仁政,造福费这一方百姓,自己追随孔子学习,慢慢成为能*人才。当一个人有所成就是否还会有强烈的依师学习的心意呢?可能未必的,当别人再次邀请去自己曾经有过政绩的地方做官,我们会怎么想?从目前的能力、才干、经验再去做,没有问题吧!而且又去做了,又能再一次帮助到当地百姓。可是闵子骞很不一样,他拒绝了。他到底怎么想,我们无从所知,但是可以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闵子骞辞费是在“堕三都”之后。根据左传记载,“堕三都”是孔子在鲁国镇大司寇时,为了削弱三桓专权推行的一项政策。堕,就是拆毁三家的城堡武库,但这个政策最终失败,而鲁国国君又接受了齐国的女乐。国君昏庸,三家专权,使孔子萌生了离开鲁国的心意。闵子骞此时考虑的不是自己的荣华富贵,个人能力的施展,他以师长的心意为方向,依师学修的脚步从不停止,断然拒绝了季氏的邀请,追随孔子周游列国。 闵子骞依师,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一开始有学习的热情,不难。注重一边学习一边实践,能力渐渐增长是必然趋势。这时我们是否还能把握的住自己的初心?往后看,有没有看得到自己的进步都是源于师长。往前看,有没有看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学业未成,需要继续追随师长学习。有些人走着走着就走丢了,自己立一个山头。停止学习了,或者耽于名声富贵,享受成果了。闵子骞的孝悌精神贯穿于整个求道的过程,观父容颜,不离不弃,始终保持着一个学者谦虚好学的赤子之心,给我们后人启迪,树立了效学的好榜样。但是,这里的重点不是闵子骞当不当官的问题。古往今来我们都推崇淡泊明志,高风亮节。所以很多人会喜欢隐居避世,自己悠然自在。可是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只要是时机合适,出仕为民服务:时局动荡,隐,韬光养晦,换一种利益百姓社会的方式。所以,孔子的弟子都各显精彩。有在政坛长袖善舞的子贡,也有在陋巷不改其乐的颜回,有勇猛善战的子路等等,他们都在自己的舞台上为大众服务,发扬孔子“仁”的精神。所以,闵子骞拒绝当官,不是否定出仕,而是追随师长学习的心弥足珍贵。后来,孔子周游列国之后,回到鲁国投身教育事业,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利益了后世无数人。闵子骞终身追随,不离不弃,始终发扬继承孔子的志愿。这是让我们后人非常值得敬仰和学习的。今天我们学到这里,感谢大家。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