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其内容既有和史书相符的部分,又有与史实不符而虚构的成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将此概括为“七分事实,三分虚构”,这是就其大概而言,并非精确的统计数字。《三国演义》这种虚实错杂交融的写法,很容易使读者把史实与“小说家言”混淆一起。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三国演义》中讲述了在赤壁大战时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精彩故事。但据《三国志》记载,“草船借箭”的乃是东吴的孙权。此事发生在建安十八年孙权和曹操战于濡经的时候,这已经是赤壁之战以后的事了。《三国演义》之所以把“草船借箭”的“发明权”归功于诸葛亮,只不过是为了丰富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军事家形象而已。
怒鞭督邮“怒鞭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三国演义》第二回中“张翼德怒鞭督邮”的故事,按史*载原是发生在刘备身上。《三国志·先主传》载,当时刘备为安嘉县尉,督邮到此县检查工作,刘备求见,督邮不予接待,刘备盛怒之下直闯入内,把督邮推翻在地打了二百棍,又把督邮拴在马桩上,把县尉的印绶挂在督邮的脖子上后扬长而去。《三国演义》把这种豪爽粗犷的举动,移植在嫌恶如仇的张飞身上,作为小说是恰到好处的。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没有“过五关斩六将”。《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中写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历史上是没有的。据《三国志·先主传》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公(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中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归先主。”这就是说,在关羽离开曹操之前,刘备已奉袁绍之命到了许都南面的汝南郡,与刘辟等领兵攻打许都附近地区。关羽得到刘备的消息后,只能由许都南下以归故主,而绝不可能“千里走单骑”北上去寻找刘备。因此,关羽不会“过五关”,也不会“斩六将”了。《三国演义》所以虚构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旨在表现关羽对刘备的忠贞之节和义勇之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