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杜撰”原来真与姓杜的人有关
有个常用词,叫“杜撰”,相信不少人都使用过。究其含义,也非常明了,指的是胡编乱造、没有根据地虚构。现在的许多鸡汤文或是情感故事,多是作家门闭门造车“杜撰”的结果。
“撰”字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撰写,那么为何在“撰”加个“杜”字就成胡编乱写了呢?原来,“杜撰”这个词的词源却真的是与一位姓杜的人有关!
杜撰一词最见于南宋王楙的《野客丛书》,其中就有“杜撰”的条目,王楙在该条中写道:“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
杜默,字师雄,神宗熙宁九年(1076)以特奏名获进士出身,任新淦(今江西新干)县尉。他是道学三先生之一的石介(曾主持过太学)的学生。杜默从太学毕业时,石介曾作《三豪诗》来评价他这个学生,其诗曰:“曼卿(石延年)豪于诗,永叔(欧阳修)豪于词,师雄歌亦豪,三人宜同称”。杜默因此与石延年、欧阳修并称“三豪”。
欧阳修就曾写过一首名《赠杜默》的诗,表达了他对杜默的欣赏:
南山有鸣凤,其音和且清。鸣於有道国,出则天下平。
杜默东土秀,能吟凤凰声。作诗几百篇,长歌仍短行。
携之入京邑,欲使众耳惊。来时上师堂,再拜辞先生。
先生颌首遣,教以勿骄矜。赠之三豪篇,而我滥一名。
杜子来访我,欲求相和鸣。顾我文字卑,未足当豪英。
岂如子之辞,铿鍠间镛笙。淫洼俗所乐,百鸟徒嘤嘤。
杜子卷舌去,归衫翩以轻。京东聚群盗,河北点新兵。
饥荒与愁苦,道路日以盈。子盍引其吭,发声通下情。
上闻天子聪,次使宰相听。何必九包禽,始能瑞尧庭。
子诗何时作,我耳久已倾。愿以白玉琴,写之朱丝绳。
杜默也曾写有一首送给欧阳修的诗,其诗云:
一片灵台挂明月,万丈词焰飞长虹。
乞取一杓凤池水,活取久旱泥蟠龙。
此诗写得堪称豪气冲天。可是有人却说此诗后两句重复了一个“取”字,杜默则声称不能死守格律,诗贵在意境,不能以词害意。
能与欧阳修齐名,由此看来,杜诗人的写作能力并不差的。大概因为杜默为诗过于豪放,不注重格律的缘故,才引来许多的讥讽之辞。因为杜默为诗多不合律,就连苏轼对其也多有诋讽。
不过,对于“杜撰”一词的起源,也有不同的说法,最流行的说法是源起于唐末道士杜光庭,杜光庭喜好诗文,而且经常用神异故事来阐释道教,因此“道家经忏俱杜光庭所撰,多设虚诞,故云杜撰”。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