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见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对这句话历来有不同的解释。
北宋经学家邢昺注疏认为:“年少之人足以积学成德,诚可谓也,安知将来者之道德不如我今日也?年少时不能积学成德,至于四十、五十而令名无闻,虽欲强学,终无成德,故不足畏也。”
还可以有两种相近的解释:
其一为:“年轻人是可敬畏的,怎么能够断定他们的将来不如现在呢?即使到了四十、五十岁还没有出名,那也没什么可怕的。”
其二为:“对年轻人且不可小看的,怎么能知道他们不会超越当今这一代人呢?四十岁、五十岁的人还没有什么成就,那也就不需象对年轻人那样对他们去关心教育了。”
孔子这句话的要旨,一是劝学,二是贵行。前后两个“畏”字含义是不同的。“可畏”的“畏”字含敬佩、不可轻视、不可小看的意思,也就是说劝学、贵行儒家道德规范,要从年轻时加以重视,否则将来如何那是足以令人担心的。教化工作从年轻时就重视进行,他们的前途是很可观的。“不足畏”的“畏”字含担心、重视、急迫的意思,也就是说对于青年和老年来说,劝学与贵行的重点和着眼点主要还在于前者。孔子一主张“有教无类”,二主张“三十而立”。只有对“后生”去“畏”,才能对“先生”者“不足畏”。这是孔子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
现在说“后生可畏”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后生”胜过“先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可喜可贺;但自然规律的必然性必须被自觉地认识,才能促进和加速这个规律的实现,否则也会走向反面。因而对“后生”的教育工作,必须给予特别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