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看,在这里面有人在自言自语,有人没有,自言自语的人数也很有限。从这个层面来说,把自言自语当作有精神病的标志确实是不合适的。
而且,在现实社会中看到有自言自语表现的人群,要比在精神病院里见到的多。如果把自言自语当作某个重大问题的标志的话,那可能精神病院得扩建好多倍才可以了。
自言自语是一种表现,是我们观测到的现象。那么现象本身并没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一些东西,也就是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自言自语呢?
曾经有个女孩子,跟我讲了她的故事:
人生的前7年,她一直跟着父母走南闯北,最长的一段时间,是在广州呆了有半年。后来要上学了,父母就把她交给了老家的爷爷奶奶照顾。
一直飘荡没有固定朋友的女孩,身上总是带了点怯生生的,所以即便是在老家,也没有交来什么朋友。每天的生活大概就是,在学校熬时间,放学回家看看书,听听音乐,然后对着天空发呆。
因为从小发育比较快,个头比同龄人高的多,所以在学校的时候总是被同学当作异类,取了一些"傻大个"、"大傻子"之类的外号。有时候同学也会三五成群的到她面前奚落她。平时爷爷奶奶也只是顾她的吃穿,所以这些事情一直都放在她的心里。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好多年,直到父母终于有了足够的资本能够安定下来,于是又把她接了回去。
父母在心里对她还是蛮愧疚的,于是生活在一起之后尽力想要弥补她。只是可能中间断联的时间太久了,父母对她来说依旧很陌生。于她而言,孤独的生活没有改变,只是换了个地方。
是的,之前和父母在一起颠簸的岁月虽然居无定所,但简单快乐。回老家之后,她就好像变成了没有谁真心想要的人,爷爷奶奶只顾吃穿、没有朋友、没有说话的人、没有一起玩的人、没有陪伴的人,孤独、无助、苍白、难过、迷茫都淤积在她的心里。虽然父母的到来改变了她认为"父母不要自己"的想法,但是温暖依旧没有进入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依旧是黑白的。
后来有一次老师联系家长,让家长到学校一趟。父母以为孩子出什么事情了赶忙过去,结果老师指了指坐在操场边旁若无人的孩子说,"她最近经常这样,你们带她去看看医生吧,怪吓人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养成了自言自语的习惯,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习惯。
在她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呢?
会不会和我一样看到:没人陪伴、没人理解、巨大的压力无从诉说、害怕防备周围、敏感不知所措呢。
人终究是社会性动物,这种社会性不是单指我们需要别人、别人需要我们,亦或是团结在一起,我们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而更在于,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来自他人的陪伴、支持、情感满足,同样别人也需要从我们身上获取这些。
每个人都能感觉到"我并不是孤独一个人,还有人陪着我、还有人理解我、还有人支持我",从而内心涌现出力量排解淤积的情绪、获得前进的力量、勇敢的面对辛苦的人生。
但这种理想化的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存在一些缺憾,就像这位朋友和很多类似的朋友,他们难以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支撑,或者因为背负的太多,一般的支撑起不到作用。
所以不得不借着自言自语来给自己排解压力、缓解孤独、获得支持理解陪伴,并最终有心力面对迷茫与未知。
这个故事是比较心酸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自言自语都是发生在这样的状况里,它普遍的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是我们观察到的一种现象。
就像刚刚提到的:
恋爱的时候我们会出现"怎么不说话了","是不是睡着了"这样的自言自语;
工作的时候我们也会有"领导怎么想的,怎么能这么做","算了,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吧"这样的自言自语;
也会有"他是不是喜欢别人了","他怎么能喜欢别人呢,明明说最爱的是我","我一定要知道他喜欢的是谁","算了这么个渣男不值得"这样的自言自语,亦或是其他非常多形式的自言自语。
从这三个例子中你有没有发现,他们往往是以当前的状况为第一句,接着开始出现一些分析,而后出现一些决断。
在这三个例子中你应该也感受到了,决断后当初的疑惑、不解消除,压力得到了缓解,所以这种模式如果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利于当下的结果,就会带来减压。可如果是"我一定要知道他喜欢的是谁"、"无论怎么样我都要让他承担代价",那么带给我们的就是负面影响。
但是这改变不了的是,它确实有可能带来一定减压的效果,并且也是一种分析形式。同时,在没有人能听我们诉说的时候,自己和自己对话就缓解了这样的尴尬,也收获了一些自己对自己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