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
山坳一般位于山上,而不是在山的低处。山区人通常把居住在山坳的人家,称为“坳上人家”,也称为“山坳坳上人家”。一些散布在山坳里的自然村,地名就称“某某坳”,其所在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的名称,也称为“某某坳村”或者“某某坳组”。
比如,我所在地的山区村庄,就有土地坳、枞树坳、杉木坳、陈家坳、曾家坳等地名。一般大一些的山坳居住的人口上千,小一些的山坳居住有二十户左右人家,也有只有几户人家。
山坳根据所的地形不同,可分为多种不同的山坳,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是高山上两山之间的凹地。这种凹地是山脉高处的要隘,是一条狭窄的谷地,类似马鞍形状。这种地方因自然条件恶劣,风水很大在,土地贫瘠,可供开垦的耕地很少,一般没有人居住,有的地方人迹罕至。
这种山坳往往是翻越大山的通道。如果山坳有官道,古代一般在山坳处设有铺递(也称铺传,类似驿站,翻山越岭马难行,靠脚力传信),派兵驻守。如果此民间必经之道,比如古代的商道,坳上通常建有风雨亭,供来往人歇息。在古代,这种地方是剪径之人常出没的地方,人们通过此地时,通常要在山脚等到一定的人数,然后结伴而行。
二是相对低矮的两山或多山之间的凹地。这种山坳为山岭间宽阔又缓斜平地,有的地方因山高大相对平缓,呈梯级形状。往山上和往山下走,有可能是陡峭的山坡。
有的地方称这种地方为“大坳”,也有的地方称为“坪”、“峒”、“坪坝”,比如,湖南的十八峒村就处于这种地方。山外人刚到山里时,听到带“坪”字的地名,认为是相对比较平坦的地方,但山里人都知道,带“坪”字的地方山多且高大,因此,凡带“坪”字地名的乡村,大多位于大山里的高山之中,山里人有“坪地不平”之说。
这种山坳因为是一种地势平坦宽阔的山里小环境,可开垦耕地,水源丰富,冬暖夏凉,适合人居住,也就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自然村落。农村常有人说家住“山坳坳”,指的就是这种地方,与家住“山沟沟”是有区别的,山坳在山上,山沟则在山脚下。
那么“屋场打坳,银子直抱”之中的“打坳”又是什么意思呢?
现在很多人因对“打坳”这种说法不了解,也就出现了一些想当然的说法。认为“屋场打坳”就是把房屋建在山坳内。
从上面对山坳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山坳因为大多处在山上,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人生存条件比较差,大部分的是不适合建房居住的,只有少部分地势比较特殊的山坳,才适合人们建房居住。如今山区农村,一些原来居住在山坳上的人家,现在大多已搬迁到山脚,有的在一些交通方便的地方安家,有的搬到城里安家。
实际上,“屋场打坳,银子直抱”这句俗语,在农村通常被视为住宅风水方面的俗语。其原本的意思是说,院子里的正屋对着前面的山坳,家里就会发财。在农村,屋场也好,院子也罢,正屋是主屋,正屋的中轴线,也就是屋场或院子的中轴线,因此,正屋的朝向也就是屋场或者院子的朝向。“打坳”,在有一些地方又说成是“打凹”,就是对着山坳的意思。“打”在一些方言中就是“对着”的意思。
“屋场打坳,银子直抱”,是山区人建房中普遍遵循的风俗。民间风水俗语中类似的一句:“阴打高山阳打凹”,意思是说,阴宅(坟墓)要对着高高的山峰,阳宅要对着山坳(山凹)。农村还流传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坟对尖,屋对垭”,尖即山峰,垭即两山之间的狭窄凹地,也称垭口,与山坳是一个意思,只是方言不同而已。
这些俗语反过来说,就是屋场不能对山峰,坟墓不能对山坳。
“屋场打坳,银子直抱”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呢?
过去山区农村,由于这种说法是人们的共识,也就得到人们普遍遵守。也就是说,旧时农村,所有人的房屋(正屋)都对着山坳,富裕得“银子直抱”的人家,在当时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家还都比较贫困,这种说法当然不足为信。
过去农村,很多传统民俗说法是不讲道理,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也就是人们普遍遵守的传统习俗。因此,我们在了解这些习俗的时候,要认真甄别,要继承与批判结合,扬清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