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七。
刘禹锡。
大家好,今天来简读一下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为七言绝句体,注意是七绝自然就遵守格律。
《浪淘沙》其七: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十灰"部的七绝。
刘禹锡的这首"其七"是写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潮。钱塘江的江口是个喇叭形状,海潮倒灌形成钱塘潮。每年夏历八月十八海宁观潮成为中国一大景观,潮汛来时有如万马奔腾,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所以第一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就是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用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
第二句"头高数丈触山回",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湍急高耸的潮头撞击着岸边的山崖。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第三句"须臾却入海门去",写片刻(须臾)之间潮水褪去,从大开大合的动态描写进入退潮后的静态描写。钱塘江口有两座大山称作"海门"。
第四句"卷起沙堆似雪堆",写潮头跌落之后依旧汹涌,波涛卷起沙堆似雪堆座座。这里好像已不是再写潮水,实际上紧扣起句"吼地来",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全诗流走飞动、紧凑洗练,显示出刘禹锡的文字能力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