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开国大典(油画)
孟锦云说:“主席,我48年生的,那个时候才1岁呢,怎么可能记得啊?可我知道那个时候人民都在天安门城楼下,高呼着‘*万岁’,而主席您却在城楼上边挥手边喊着‘人民万岁’,当时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主席您会这么说,都有点迷糊了。”
*说:“你才1岁,肯定不记得。那个时候啊,我可忙了,每天有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需要处理的报告都堆在桌子上,堆得老高了。那天,我也不知道处理到多晚,但我记得很快要进行开国大典了,恩来也打了好几个电话给银桥,催我早点休息。那时我觉得眼睛有点发胀,就说要休息了。”
*望着窗户,又说:“等我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到中午了,吃了点饭,我就赶紧穿上那身定制的黄色呢子制服前往现场。登上城楼后,看着与我一起登上城楼上的战友们,和城楼下的人民们,我的内心十分澎湃。我对着话筒说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句话一经说出,我就听见到处都在呐喊。”
接着*看向了孟锦云说:“呐喊的就是你说的那句话,可我当时觉得我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能对不起人民,所以我也高呼着‘人民万岁’。而且啊,哪有人能真正活到一万岁呢?不都是百岁左右,在快结束的时候,我还抱着女儿登上了天安门呢!”
*在诉说这件事时,眼里满是回忆,也许他想着当年是那么热闹,现在却物是人非。不同于开国大典时,*身边的战友全部都在,*的身体也还硬朗。现在已到末年的*,在他的生日时,他的身边没有战友,身体也十分虚弱。
1975年12月26日,这天是*的生日。我们普通人在生日时,要么会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前来相聚,要么会去大餐一顿。*也不例外,但*的生日过得十分简单,他的身边没有好友陪伴,但好友们都给他致电表示了祝贺。
这天,他的身边也不是像平时只有小张(张玉凤)和小孟(孟锦云)陪伴着他,他的女儿来看他了。*的女儿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经常来看望他,但生日这天,她们是一定会过来的。并且*之前的护士长吴旭君,还有之前的护士李玲师等人都来了。
就算是在生日这种值得庆祝的日子,*也没有大餐一顿,因为*一向简朴,且*现在的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吃得过于油腻,只是加了几道菜,避免人多不够吃。这一天,*平日里木然的脸上,罕见地出现了笑容,他的眼神也不像平时那样沉寂了。
四、“我很难受,叫医生来”在孟锦云陪伴*的那段时间里,她发现*一点都不避讳谈论死亡,她经常听到*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可没想到,之后的某一天,*说的这句话 竟真的应验了。
1976年9月的一天,这天孟锦云家中恰巧有事,她就提前请假回家了,从中南海回家的路途有些远,孟锦云在下午5点多才到家。但在晚上7点15分时,孟锦云突然接到电话,让她赶紧回中南海,并说派了车来接她。
孟锦云内心一片慌张,她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她担心是主席的身体出了问题。终于,她回到了主席的卧室,经过询问,这才知道原来主席刚刚犯病了,十分危险,在抢救了20多分钟后,主席才脱离险情。但主席的身体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在之后的时间里,孟锦云更紧张了,她时时刻刻都想待在主席身边,照看着主席。
1976年9月8日晚上7时10分,*本处于昏睡状态,但那时他的呼吸突然加重,孟锦云当时正坐在主席床边,她见状立刻对主席的胸肺部进行按摩,希望主席的呼吸能顺畅一些。这时*醒了过来,他的声音很低,他说:“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孟锦云立刻通知医生,医生们来后,看到*呼吸不过来,就将氧气管放在了*的鼻子处,但*还是觉得十分难受,就不断地用手去拽。可几分钟后,*的呼吸突然平静了下来。医生们发现不对,他们立即对*进行抢救。
抢救过程中,孟锦云一直双手合十,祈祷主席能抢救成功。可是这一次,抢救失败了,没有像几天前那样出现奇迹。当时一位护士从*的卧室出来,轻声说:“对不起,我们尽力了,主席,去世了!”
1976年9月9日,*的心脏永远停止跳动了。谁能想到,*的最后一句话竟是对生活护士说的。这句话既不是正确的国家决策,也不是伤春悲秋的言辞,而是一句“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在*去世后,孟锦云还在中南海待了一个多月,她一边整理*的遗物,一边思念*。在擦拭客厅的沙发时,她会想起主席,主席经常坐在这上面与她们聊天;在整理书房的书籍时,她也会想起主席,主席经常让她们推着轮椅载着他来到书房,书一到手就要看很久;在整理卧室时,她更是泪如雨下,仿佛还能看到那位老人坐在床上,满眼落寞地看着窗外,浑身散发着孤寂。
可*终是回不来了,*只能留在她们的记忆中了!在孟锦云未见到*时,她觉得*是神一般的人,可在接触后她才知道,原来*是一位慈祥和蔼,且与一般年长的人一样,希望有人陪着他,爱耍小性子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