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崛起于草原的金人在消灭原本的北方霸主辽国后顺势南下,很快便以摧枯拉朽之势攻破汴京,俘虏了徽、钦二帝。国家危亡之际,身居兵马大元帅之职的康王赵构逃往南方,并在应天府登基为帝,建立南宋。与此同时,中原地区的战乱并未结束。
在名将宗泽的率领下,北方大量宋人投入到抵御金兵入侵的战斗中,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宗泽本人甚至被敌军尊称为“宗爷爷”。可惜的是,已经被金人吓破胆的赵构始终不愿回到北方,对在中原奋战的宗泽也没有给予实质上的支持。最终,宗泽忧愤成疾,在临终前三次高呼“渡河”后去世,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最令人唏嘘的悲情英雄之一。
嘉祐四年(1060),宗泽生于婺州义乌,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义乌市一带。早在幼年时期,他就展现出了豪爽的性格和远大的志向。元佑六年(1091),宗泽高中进士,但由于在殿试时痛陈时弊招致了考官的厌恶,于是只被排在末尾。紧接着,宗泽就任馆陶县县尉,上司吕惠卿命他巡视河堤,他忍耐丧子之痛执行公务,后者听闻后不禁感慨道:“可谓国尔忘家者。”
后来,宗泽改任衢州龙游县县令,他针对当地百姓受教育程度低的状况大力发展教育,当地风气由此大为改善。此后宗泽辗转晋州赵城县、莱州掖县,又升任登州通判。北宋末年,朝廷派使者从宗泽所在的登州出发,经海上航路与金人交涉,约定共同消灭辽国。得知此事后,宗泽预言道:“天下自是多事矣。”
果然,正如宗泽所预料的那般,金人在灭辽后很快将兵锋对准了北宋。靖康元年(1126),宗泽被推举为和议使,他并没有推辞,但私下曾声称:“是行不生还矣。”还没等他出发,有人提出他性格太过刚烈,不适合与金人和谈,于是宋钦宗将其改派到了磁州担任知州。
磁州位于如今的河北省邯郸市境内,而当时金人已经攻下了北方重镇太原。于是,许多被封到河北、河东的官员都找借口不去上任,唯独宗泽表示:“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在受命当天,他便率领着区区十余个随从前往磁州上任。来到已经被金人蹂躏过一番的磁州后,宗泽率领残余的百姓修缮城池、打造兵器、招募兵勇,积极进行守备工作。
对于宗泽的这番举动,宋钦宗十分欣慰,于是封其为河北义兵都总管。金兵攻破真定后,打算从位于今河南滑县一带的李固渡渡过黄河,又担心宗泽率军袭击后方,于是分精骑数千前去攻打磁州。当时,已经六十六岁高龄的宗泽披甲登上城墙,率领麾下壮士用神臂弓将金兵逼退,随后开城门追击,一举斩首数百。
十一月,康王赵构出使金国,在途经磁州时被宗泽劝阻,便退回了相州。很快,金兵围困汴京,宋钦宗命各路兵马率军勤王,收到诏书的宗泽立刻出发,并呼吁各路兵马在李固渡会师,以阻断金兵退路。然而,他的建议却没有得到任何响应,于是他只得独自前往,并大胜了驻守在那里的金兵。
十二月,赵构在相州开大元帅府,四处招揽兵马,却丝毫没有准备救援汴京的迹象。宗泽见状前去面见,主张应当尽早动身,但赵构却不为所动,于是宗泽只好孤军进发。次年初,宗泽在开德府与金人交战十三次取得全胜,但与此同时他号召北道总管赵野等三路兵马合力救援京城,却引得“三人皆以泽为狂,不答”。
孤军奋战的宗泽接连战胜金兵,甚至在遭遇数量远胜于己的对手时仍然悍不畏死,激励麾下将士“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不久后,金人将徽、钦二帝掳走,又扶持了傀儡皇帝张邦昌。考虑到天下形势,宗泽劝说赵构登基,以树立正统,延续国祚。在众臣拥立下,赵构于应天府正式即位,宗泽则被任命为龙图阁学士、知襄阳府。
在李纲的建议下,宗泽被委任前往旧都汴京驻扎,当时的汴京城经历战火摧残已经一片破败。宗泽到达后不但迅速稳定住了治安环境,还顺手提拔了一个差点被处刑的小将,也就是日后的名将岳飞。驻守汴京期间,宗泽多次击败来犯的金兵,《宋史》记载道:“泽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
可惜的是,宗泽认为北方人心未稳,为此先后二十多次上书请求赵构返回汴京主持大局。然而,在黄潜善等奸臣的阻挠下,赵构没有接受宗泽的提议,而宗泽早已严重透支的身体终于没法继续坚持下去。建炎二年(1128),壮志难酬的宗泽在连呼三声“渡河”后离世,享年七十岁。
综上所述,大器晚成的宗泽尽管六十多岁才开始统率军队,但他才能过人、赤胆忠心,直到人生的最后阶段仍然在为了光复大宋社稷而殚精竭虑。可惜的是,如此一心为国的他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其未竟的事业虽被岳飞等爱国将领继承,但最终也没有成功。如此令人唏嘘的结局,倒也正符合宗泽临终前曾吟诵过的那句杜甫笔下著名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