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和尚,李叔同同样将其做到极致。
他心甘情愿遵从佛教的种种戒律,严于律己,改过、改习、忏悔,力求戒除所有的贪嗔痴慢疑。
他认真地学习佛法,做好每日功课。
他时时刻刻以生死事大自行警策,极为精进,每天专注于礼佛、念佛、拜经、阅经、诵经、诵咒等佛事。
尘世之人前来寺院向他求取墨宝,他以为自己已经是出家之人,不好再做这些事。
他的一位同修朋友劝慰他,可以以书法弘扬佛法,也算是随缘善巧的方式。
他觉得有道理,便一直以书接人,以字弘法。
他谨严遵守过午不食。
其修持精神受到了寺院僧人们的欣赏和敬仰。
他修的是律宗的苦行方式。
他的好友夏丏尊在他出家前非常拒绝他出家,但1921年,他得知夏丏尊也出家了,十分欣喜。
显然,这里面有李叔同的影响。
他当即赠其与一位大师的法语,其中有句说:“待无累时而修行,何如借修行而脱累。”一语点破修行的好处。
1922年初,他的俗世妻子病逝时,由于时值战乱,他欲回天津而不成,于是在寺院为她诵往生咒和《地藏经》。
他长年闭关,也会在出关后,云游各地,弘法利生。
由于弘一法师多年来潜心研修,知行合一,弘扬佛法,使南山律宗蔚成气象,成为中兴南山的第十一代传人。
抗日战争之时期,弘一法师以弘法抗日,鼓励民众,坚定信心,相信最后之胜利。
晚年的弘一法师,身体衰弱,多次犯病,但从来不曾停下念佛之事和弘法之事。他也从不吃药,只是念佛。
去世之前,他细心地做好了一切准备。临走之际,一直念佛号,最终安详、自在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弘一法师曾说:“死,芥末事耳。可是,了生死却是大事。”
他的前半生如绚烂烟花,但转瞬即逝。
他用后半生来了脱生死,弘法度众生。
他的一生胜过别人好几世。
若能学得弘一法师的一点美好品性,也是一大幸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