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出自唐代杜甫的《春望》。意思是指:国家已经破亡,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来到长安城,城中草木茂盛,人烟稀少,一片荒凉景象。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天,当时长安城已被安禄山占领。
开篇两句直接抒发了杜甫对那个春天的独特感受:长安被叛军占领,唐玄宗远赴成都避难,新皇帝肃宗则在灵武另立朝廷,都城无君,国家如同破碎。尽管山川大地依旧矗立,却已归属他人。春回大地,长安城却被茂盛的草木笼罩,显得格外荒寂。
诗人的心情十分沉重,春天本是赏花观鸟的好时节,可时局令人感伤,离别让人痛恨,以至于眼前的春色反添泪水,鸟鸣也惊动了心中的伤痕。
诗人谈到了自己的遭遇,去年和今年的三月,都是在战乱中度过,家人分隔两地,消息难以传递,每天都在担忧着他们的安危。那一句“家书抵万金”,道出了乱世中人们最真实的心声。
由于自己心理压力过大,头头发掉了许多,稀疏得快要挽不起来了(古代男子蓄长发,挽成发髻用簪子别住)。这种细节,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更将“国仇”与“家恨”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的情感分量远超一般的抒情之作。
鉴《春望》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勾勒出深重的家国情怀。诗中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通过春天的景色,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战乱带来的凄凉与哀伤。春天的生机勃勃与国家残破形成了鲜明对比,明明是花开鸟鸣的季节,却因时局动荡,让人见花落泪,闻鸟惊魂。诗人用“家书抵万金”这样生活化的比喻,道出了战乱时期人们对平安消息的极度渴望。以白发稀疏、难以梳理的形象,传达了内心沉重的忧愁与无尽的思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让人读来既感慨又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