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短短二十个字却道尽了无数边疆战士们的心声。
1. 这是一首气势磅礴、催人奋进的千古绝唱。它以雄劲的笔触营造了一种激昂慷慨而又苍凉悲壮的氛围,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畏、守卫家国的英雄形象。
2. 诗的前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描绘了一幅雄浑悲壮的边塞图景。明月长城征人,古今相对空间上造成了一种艺术上的延伸感,使得全诗意境开阔、气象雄浑。不仅显示了士兵们的思乡之情,也写出了他们对战争的态度。既然选择了从军,便只顾风雨兼程、生死两忘。即使战死沙场也无法让他们放弃心中的信念,更无法让他们逃离这片土地。
3. 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是将这种情怀升华到了顶点。如果李广将军还在,一定能够抵挡住敌人的入侵,不会让敌人越过阴山。"龙城飞将"的典故用得非常贴切。一个"飞将"充分表现出了李广神勇无比、所向披靡的形象特征。而一个"但使"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重用良将、早日平定边关战事的美好愿望。
4. 这两句诗是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控诉,也是他内心深处渴望和平的一种体现。诗人通过赞扬李广之才略来讽刺当朝皇帝不能任用贤能之人,同时又希望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出现,早日结束这场战争。
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百年来传颂的经典之作,是因为它既表达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也寄托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朝廷用人不当的不满。
最后我想用苏轼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愿我们都能做那迎风傲雪的梅花,在凛冽中独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