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看贝加尔湖的硬件能不能配得上“大海”的资格。贝加尔湖长636公里,相当于北京到郑州的距离,面积为3.15万平方公里,排世界第七位。贝加尔湖最引人瞩目的地方是它的容积,竟然达到惊人的23.6万亿立方米。这是什么概念呢?它和号称“美洲地中海”的五大湖的蓄水量差不多,超过了欧洲波罗的海的蓄水量,占据全球不冻淡水总量的20%,湖水可供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
贝加尔湖的蓄水量如此惊人,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深度,它平均水深730米,最深处达1637米,超过了很多边缘海的深度。正是由于贝加尔湖又大又深,在古人看来,它茫茫无边的样子不就像是北海吗?
02北冰洋在汉朝人的地理概念中,贝加尔湖已经是极北之地。但到了疆域空前广大的唐朝,贝加尔湖已经不再称为“北海”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公元630年,唐太宗击灭东突厥,646年,唐朝击灭薛延陀汗国。唐太宗在回纥旧地设六府七州,后改名为安北都护府,这是中国政府正式在贝加尔湖地区设置了行政机构。其中铁勒诸部中最远的骨利部在贝加尔湖以北,大约在现在的叶尼塞河和安加拉河上游一带。由于唐朝已经知道贝加尔湖并不是极北之地,它的北方还有大片土地,所以当时的贝加尔湖不再称为“北海”,而是称为“小海”。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曾经派长子术赤去征服“林木中的百姓”,大致范围在以贝加尔湖为核心的西伯利亚南部地区,“林木中百姓”后来被同化为布里亚特蒙古人。为了了解北方是否还有未降服的部族,窝阔台大汗还曾派遣大臣和端率队“入北海, 往复数年, 得日不落之山。”而这里的日不落之山,应该就是北极圈附近有极昼现象的某座山丘,这大概是当时元朝人能探索到的最靠北方的记录。
元朝建立以后,设置了岭北行省。岭北行省的范围非常广大,统辖整个漠北地区,东至大兴安岭,接辽阳行省,西至额尔齐斯河,南隔大漠与内地相接,北至北海。这里的北海,指的就是现在的北冰洋。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为编制《授时历》在全国范围内设置日影观测点,其中的北海观测点设在了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流域。
《元史·天文志》记载:北海,北极出地六十五度,夏至晷景长六尺七寸八分,昼八十二刻,夜一十八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