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要诀:
默写题:共1道,6分;重点突破高中14篇,占4分。
选择题:共13道,39分;无他法,唯多练,多总结。
简答题:共7道左右,审准题,理解基础上的分点表达。
作文题:共1道,60分;常用思路:意象开头煞尾,主体挖掘传统文化、联系现实、压实青年责任。
高考语文全国卷题型、体量分析
序 | 型 | 分 | 考点 | 对 策 |
论述类文本 | ||||
1 | 选 | 3 | 理解 | 选择题,13道左右考查的是理解能力, 多练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
2 | 选 | 3 | 理解 | |
3 | 选 | 3 | 理解 | |
非连续文本 | ||||
4 | 选 | 3 | 理解 | |
5 | 选 | 3 | 理解 | |
6 | 简 | 6 | ||
文学类文本 | ||||
7 | 选 | 3 | 理解 | |
8 | 简 | 6 | 简答题:5道左右,6、8、9、15;考理解基础上的有序表达;要牢固树立答案在文中意识,寻找整合分点表达。正常三点,亦可3 1,过犹不及。 | |
9 | 简 | 6 | ||
古诗文 | ||||
10 | 选 | 3 | 断句 | 四项同时看,比较排除; 重点琢磨断句不一样处,取感觉对的。 |
11 | 选 | 3 | 常识 | 积累,记忆。 |
12 | 选 | 3 | 理解 | |
13 | 翻 | 10 | 关键词语、活用,特殊句式要译准;通顺;信达雅; 名词直抄 | |
14 | 选 | 3 | 理解 | |
15 | 简 | 6 | 情感、手法; | |
16 | 默 | 6 | 理解记忆 | 突破高中14篇,篇目少分值大,4分 |
语言文字运用 | ||||
17 | 选 | 3 | 选词 | 看搭配 |
18 | 选 | 3 | 病句 | 四项综合衡量,比较排除 |
19 | 选 | 3 | 填句 | 凭语感 |
20 | 简 | 6 | 修辞 | 构成、效果 |
21 | 句 | 6 | 话题、语意、连贯 | |
22 | 简 | 6 | 压缩 | 比较删除、保留 |
23 | 作 | 60 | 审题拟题提纲 |
注:老高考语文的的题型体量大抵就是这些,有个别变化也属正常,如压缩、下定义等考点是轮考的,并非每次都出现。
审题:题干中基本都有明确的答题指向,所以要注意审题,避免答非所问。无论什么文本,仔细审题是必须的,审题可以确定答题的角度。
克服卷面:潦草、涂疙瘩、不分点、不整齐;一切规范。
考查一点,关涉全篇。
高考语文答题心法:
选择题:唯多练,无他法。
常见错误设置总结:曲解;偷换;颠倒;未然依然;无中生有;以偏概全;论据论点;绝对:都、均、皆,全;因果:因为所以、故而、以致于;
简答题:作答原则
①答案一定在文中,所以结合文本找
②找准答题角度,看题型、看文体
理解 表达(找角度,分好点);小说的角度一般是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读者。
默写:记忆 理解;集中背诵高中14篇
(氓、离*、蜀道难、登高、锦瑟、念奴娇、永遇乐、虞美人;
劝学、师说、赤壁赋、琵琶行、阿房宫赋、逍遥游)
填句,理解 按要求表达;找准话题,思准内容
写作:理解 表达
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
关注首段确定话题,
关注首句确定整体框架,
注意关键词语比对选项。
一、了解选择题命题原理: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筛选”就是要按照题目要求准确地锁定信息段,获取所要求的信息;
“整合”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将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认知,把握个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综合或*。
命题特征:改造原文,把部分修饰语改动,从而改变句意迷惑考生。
二、设置错误的六字概括:删、添、调、改、漏、凑
正确选项大多采用同义词代替和句式互换。
三、常见错误类型
1.以偏概全:增删、改动文中修饰性词语干扰考生。一般有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对策: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重点关注:
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
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
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
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2.未然已然:着、了、过、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
3.因果混乱:因果颠倒、强加因果、多个原因没有说全。
4.可能与必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
标志词语: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5.主次颠倒:对策:仔细审读,弄清主次。
6.无中生有:仔细检查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
7.充分、必要:
必要条件:只有……才;充分条件:只要……就
8、偷换概念:故意弄错对象,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可能通过漏、添、改、换序等方法设置。
此外,“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理解是基础,要训练自己阅读的文体意识,从文体角度快速读懂文本。
阅读的整体意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