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王新禧
1917年3月14日,下午六时。苏黎世图书馆的管理员收拾着一张堆满书籍的阅览桌,他惊讶地发现,这个座位上每天都第一个来图书馆的那位借书人,其所借阅的一大堆政经军史图书中,竟然还夹杂着数本威尔斯的科幻小说、珀西瓦尔关于火星的著作、库普林的《液体太阳》……同为科幻爱好者的管理员登时心生好感,便想着明天与那位秃顶的借书人好好聊聊。
然而,借书人一去不回头。
他秘密潜回祖国,领导了一场改变全球战略格局的大革命。大革命最丰硕的果实,就是诞生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此后,苏联快速崛起,在各个领域都擎天立地,气吞万里。其科技力量更是惊人:最早和平利用原子能、最早开启星际航行的大门、最早带领全人类探索太空……昂霄耸壑,壮阔恢宏。
弹指百年匆匆,曾有的建树与辉煌,不该随着苏联的逝去而被遗忘。特别是其既涌动着强劲的文学潮汐,又澎湃着忘我科学精神的科幻小说领域,还有那么多值得记忆、钩沉的经典。故此,本文特撷取苏联科幻星空中最耀目的三颗星辰与读者同赏。
幻梦始诞 科学家写硬科幻
前文所描绘的列宁在苏黎世图书馆的画面,虽未必尽然如此,但它也完全有可能发生。列宁从不反对科学幻想,他认为人类应努力探索未知世界。
105年前的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涤故鼎新,处处新风尚新气象,科学界与文艺界亦不例外。1921年初开始,列宁引导国家经济全面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文化领域的管制也随之宽松,高层又有意借科学文艺作品提高国民素质,苏联科幻小说在此相对优越的大环境下,迎来了第一次繁荣。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1935)是上世纪20年代苏联科幻文学界的代表者与领头人。作为现代航天学、火箭理论和星际飞行的奠基者,齐氏于十岁时不幸得病,听力迟钝,无法在学校中正常学习,只能选择边做小工边自学。他系统自修完了中学到大学的全部数理化课程,同时阅读了大量的科幻小说。这些小说不但为贫穷的他打开了一扇感知希望的窗口,也强有力地推动他走向广袤的科学天地,并为之奉献一生。
齐奥尔科夫斯基
在所有的科学门类中,齐氏对宇宙飞船与星际交通最感兴趣。然而在旧俄时代,无数像他这样的有志青年大志难抒。不愿蹉跎光阴的齐氏,为了向人们宣传建造星际火箭的梦想,干脆自己提笔创作小说,书写心中的热望。其创作期横跨沙俄与苏俄两个时代,第一部科幻长篇《在月球上》和第二部作品《宇宙在召唤》,分别创作于1878年和1895年,但在旧社会的恶劣环境下,发表相当困难,影响也是寥寥。社会巨变后,齐氏的才智终于得到应有发挥,不但在喷气飞行原理和太空飞行理论方面卓有建树,他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在地球之外》也于1920年出版。
《在地球之外》
少年时期阅读的凡尔纳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在齐奥尔科夫斯基脑海中根深蒂固,他据此提出了“地球虽然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躺在这个摇篮中”的著名论断,并身体力行地为人类飞出地球的航天事业不懈努力。《在地球之外》的情节也围绕太空火箭、星际旅行展开,故事从幻想中的2017年开始,七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齐聚在喜马拉雅山的一座城堡中,讨论乘坐火箭飞船到太空旅行的计划。他们在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的带领下,首先进行了环绕地球的飞行,然后降落在月球上,接着继续飞行到火星附近,最终完成了在整个太阳系的旅行,返回地球。地球上的人们受他们探索精神的鼓舞,大批移民到外层空间,住进了环绕于地球轨道上的温室城市。
《在地球之外》属于真正的科学家写硬科幻,它详细讲述了有严格科学根据的星际旅行的计划与实现手段。自学成才的齐氏凭借深厚的数学和力学知识,对火箭飞行和太空探索进行了严谨的科学数据计算与论证,探讨了人类飞向宇宙的可行性与实现方法。他通过大量嵌入科学知识的“技术性硬文字”,巨细靡遗地叙述了太空飞行、在飞船中生活、辐射防护服等超前的设想,尤其是小说中重点提到的人造重力旋转装置,是在太空中建立移民城市的关键构想,对后世的太空移民计划有着重大启迪。就连西方国家都承认他是预言太空殖民的先知。
自从“冲出摇篮论”提出后,人类的科幻作品就从未脱离对宇宙整体的遐想与*。走出地球襁褓的人类,在光明的太空中向自己孤陋寡闻的过去投去了最大胆的嘲笑。1935年9月19日,齐奥尔科夫斯基辞世,苏联政府为他举行了盛大葬礼,备极哀荣。如今,他那极有预见力的“幻想”,例如火箭列车、载人航天、太阳帆、“天梯”理论(太空电梯)、探索太阳系等都已实现或正在实现中。他点燃的宇航火炬,将以人类最伟大梦想的姿态,代代相传,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