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绝人寰振聋发聩100字,描写震耳欲聋的句子100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12-02 07:21:56

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

活动任务单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来到我们的身边。你经常接触新闻,注意过常见的新闻体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吗?知道新闻作品的采编过程是怎样的吗? 有没有想过自己也试着写一写新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你对新闻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任务一

新闻阅读。阅读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了解新闻内容,把握各自特点,学习读新闻的方法;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

任务二

新闻采访。熟悉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自主确定报道题材,制订采访方案,草拟采访提纲,分小组进行采访实践,搜集新闻素材。

任务三

新闻写作。分三类任务:一、必做任务,每位同学写一则消息:二、自选任务,撰写新闻特写、通讯等,每位同学从中任选一项完成:三、拓展任务,将本组或全班的新闻作品加以整理,编辑制作成报纸或新闻网页。

任务一 新闻阅读

阅读本单元所选的新闻作品,了解其内容,把握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注意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

在阅读中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1.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把握课文的内容。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阅读课文时,要梳理其中各新闻要素的具体内容。可以分条列举,也可以画图表。

2.在比较中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本单元所选的新闻作品体裁不同,写法各异。可以结合旁批与补白,从篇幅、时效性、表达方式等角度,在比较中归纳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各自的特点。重点把握消息在标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为后面的写作任务做准备。

3.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新闻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作者的感情与思想往往隐含于字里行间。阅读时要注意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评价,了解作者的立场与观点,也可以试着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新闻的内容,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除了学习教科书提供的内容,同学们还要养成经常浏览新闻类报刊、网站的习惯,并试着用比较“专业”的视角去阅读它们。比如,通读一份报纸,看看它着重报道哪些新闻,初步了解它的特点和定位。又如,搜集多个媒体的“独家新闻”,与同学讨论该怎样捕捉新闻线索,发现新闻事件。再如,对比阅读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想一想它们选取的角度、所持的立场各有什么不同。

随着社会生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受众需求的日趋多元,新闻的写法与传播方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平时的阅读中,要关注这些变化,不断更新自己对新闻的认识。

消息二则

作者:*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 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

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朱总司令的命令。

标题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黑体字是电头,也称“消息头”。

正文第一句是导语。

导语以下是消息的主体。

①选自《*新闻作品集》(新华出版社2014 年版)。两则消息分别刊载于1949年4月22日、24日《人民日报》。

②〔摧枯拉朽]这里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

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 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 江、无锡段铁路线。

时间、地点、人数及事件发展趋势等,叙述得准确而精要。

这里对西路军战况的描述,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态度? 晚间的消息,报道当天下午的战况,时效性很强。

①[东流、至德]安徽省东流县与至德县于1959年合并为东至县。

读读写写

溃退 泄气 督战 要塞 业 已

摧枯拉朽 锐不可当

①[业已]已经。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 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 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关注电头和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新闻事实表述得很准确。

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

交代新闻背景,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作者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有什么用意?

①选自《百年好文章一路透社新闻佳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有改动。诺贝尔(1833一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

②[伦琴(1845一1923)]德国物理学家。为纪念他在科学上的贡献,他发现的X射线也被称为“伦琴射线”。

③范托夫(1852-1911)]又译作“范特荷甫”, 荷兰化学家。他为近代物理化学学科做出了重要贡献。

④[贝林(1854一1917)]又译作“倍林”,德国细 菌学家、免疫学家。他与别人共同研制了破伤风抗毒素与白喉抗毒素。

⑤[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代表作有诗集《孤独》《法国》《命运》等。

⑥[迪南(1828-1910)]又译作“杜南”,瑞士人,国际红十字会创始人。⑦(帕西(1822一1912)]法国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

读读写写

颁发 遗嘱 建树 仲裁 巨额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作者:浩然 樊云芳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①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

②[翘( qiáo)首]抬起头来。

③[屏(bing)息]暂时抑止呼吸。

④[悄(qiǎo)然]形容寂静无声。

以白云、飞鸟之动衬托她的沉静。

连贯的跳水动作被分解成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描写,犹如慢镜头回放。

展现生动的画面,是新闻特写常用的写法。

侧面描写,满怀自豪。

读读写写

凌空 翘首 酷似 潇洒 轻盈 悄然

由衷 新秀 屏息敛声 眼花缭乱 如梦初醒

什么是新闻特写

所谓特写,本是摄影、电视、电影的一种常用手法,指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放大占据整个画面,形成强烈视觉效果,以增强艺术表现力。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所在。二者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通讯的共同点所在。它们的差异在于,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并且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

(摘自吴麟、张玉洪《新闻采访与写作》)

①〔5136]跳水动作代码。“5”指第5组动作,“13”指向前翻腾一周半,“6”指转体三周。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作者:蔡年迟 蒲海洋

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一一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xxxx起飞,预计 XXXX临空!”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航向xx,航速xx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x时xx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xxx!"

着舰指挥员:“航向xx,航速xx……”

飞行员:“明白!”

......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堪称完美。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内心的激情,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快点儿!快点儿!”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上,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

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本报辽宁舰11月25日电)

①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有改动。着(zhuó),这里指飞机降落。航母,“航空母舰”的简称。因保密需要,原文以“XX”代替一些具体数据。

②〔舰岛]现代航空母舰常把舰桥、烟囱等集中建造在飞行甲板的一侧,形似小岛,称为舰岛。

③〔战位]“舰艇战斗部位”的简称。指舰员进行战斗活动的位置。它是舰艇战斗组织系统 的最低一级组织,一般都设有专门的标识。

④〔阻拦索]横向设置在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降落跑道上的特制钢索,用于吸收着舰飞机的前冲能量,以缩短其滑行距离。一般设置4~6道。

⑤〔艉(wěi)]船体的尾部。

⑥〔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语出清施闰章《钱塘观潮》,原文为“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⑦[白手起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 创立起一番事业。

⑧ [殚(dǎn)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⑨镌(juǎn)刻]雕刻。

读读写写

浩瀚 娴熟 咆哮镌刻 一 丝不苟

白手起家 殚精竭虑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作者:钟声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戮。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表的有关南京大屠*长篇文章的标题。南京大屠*发生80年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于2017年10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迭戈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史实;加利福尼亚州街头不久前落成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一东京审判时,他是南京大屠*的第一位证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等词语列入教科书…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2017年9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属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在南京大屠*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人类的良知。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南京大屠*,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80年,沧海桑田。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2017年9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宣布,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行会长弗雷德·阿门特指出,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

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①选自2017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②〔国殇(shāng)]为国牺牲的人。这里指死难的军民。

③〔惨绝人寰(huán))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人寰,人间。

④[罗伯特·威尔逊(1906-1967)]美国医生。1936-1940年在南京鼓楼医院工作,在日军入侵南京时,他多方奔走,为保护中国难民做了许多事。

⑤〔篡(cuàn)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⑥[振聋发聩(kui)]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聋。

⑦〔遁(dùn)形]隐藏形体。

读读写写

初衷 *戮 篡改 抵赖 妄图 辱没

呓语 遁形 铭记 彰显 惨绝人寰

振聋发聩

任务二 新闻采访

1.以小组为单位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确定报道题材,制订采访方案。报道的题材要有意义,有价值,彰显正能量,最好与你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学校的热点话题、家乡的变化、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等。可以结合“任务三”(见下页)中的“自选任务”和“拓展任务”,制订采访方案,明确组内分工,各有侧重,如了解事件的总体情况、采访事件亲历者、搜集相关资料、拍摄新闻照片等。

2.草拟新闻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没有固定的形式,一般包括采访的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式等。另外,还要注明采访需要的器材用具。采访提纲的主要内容是预先拟好的采访问题。所提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可以读一些访谈文章,看一些有关视频(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对一些医护人员的专访)作参考。

示例: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x月Xx日下午放学后,XX社区居委会办公室

采访对象:从教二十多年,深受学生敬爱的李老师

采访目的:了解李老师的工作经历和他对教育工作的感受、思考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照片拍摄

采访用具 纸、笔、相机或手机

采访问题:示例:

(1)您怎样概括您的执教经历?在这一下20多年中,有哪些人和事对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请对方具体讲述)

(2) 很多同学都特别喜欢上您的课,您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请对方详细讲述)。

(3)从初上讲台至今,您对教育工作的认识有那里变化?

(4)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您有什么具体的感受?

(5)如果您的学生有志于成为教师,您会给他们那些建议?

3.采访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注意言行得体。例如:不要强求采访对象回答不愿回答的问题;拍摄人物照片时,要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任务三 新闻写作

1.必做任务:写一则消息。每位同学都要根据“任务二”中自己搜集的新闻素材,参考“技巧点拨”(见下页),写一则消息。写完后,组内同学互相交流,修改完善。

2.自选任务:任选下面表格中的一项任务完成。消息受篇幅、时效性等因素的限制,往往无法进行更为详尽的报道。因此若想全面展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可以采用其他新闻体裁。此外,还可采写一些背景资料或新闻花絮,帮助读者深入、细致地理解报道内容,提高其阅读新闻的兴趣。

新闻特写 具体描述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现场

人物通讯 围绕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报道其言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

事件通讯 相对完整地记述新闻事件,展示其发展过程与社会意义

背景资料 调查并呈现新闻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深层原因等

新闻花絮 记录主体事件之外的一些有价值或有趣的小新闻点

3.拓展任务:编辑制作报纸或新闻网页。有条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整合本组或全班同学的新闻作品,以恰当的方式编成报纸或制作成新闻网页。要注意重点突出,语言规范,图文并茂,版面美观。编好后,在班级或年级进行展示。

技巧点拨

怎样写消息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

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必须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要用事实说话。本单元所选的消息,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旧闻”,而在发表的当时,报道的都是刚刚发生的事,有很强的时效性。

写作消息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标题要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如《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此外,标题还要尽可能重点突出,简洁醒目。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三十万”“胜利”“南渡”这些关键词,突出了消息中最具新闻价值的要素,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

其次,要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提示消息的要旨,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具体叙述新闻事实,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时还要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主体部分,具体介绍了三路大军勇往直前、敌军纷纷溃退的战况,还精要地分析了敌军惨败的原因,内容相当丰富。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

按重要性递减原则安排事实

导语:最重要事实

主体:次要事实

再次要事实

最次要事实

再次,要写好导语。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也是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重要特征。著名记者范长江说:“新闻写作对导语的要求很高,要写得有魅力,令老百姓看了非读不可。”甚至有学者认为:“写好导语等于写好了消息。”在写作时可以参考下列要求,反复琢磨。

导语写作要求 具体阐释

突出重点,吸引读者:摒弃可有可无的内容,突出关键信息,集中呈现最有新闻价值、最受读者关注的新闻事实

言之有物,事实说话:要浓缩、概括新闻事实,但不能流于抽象、空洞,尽量用事实而非概念来说话

简明扼要,开启全篇:要简洁明了,避免与主体部分重复,用精练的语言呈现精要的内容,同时为整篇消息定下基调

形式多样,体现特色:可以直接陈述新闻事实,也可以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表现场面,描写细节,渲染气氛,讲述故事

最后,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简练、易懂,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讲究生动形象。准确,是指语言表述要与新闻事实本身高度吻合,不能夸大或缩小,也不能含糊其词。简练,是指在呈现新闻事实的时候要讲究语言干净利落,删去多余的文字。易懂,是指写消息时要有读者意识,考虑受众需求,尽量采用大众化的语言,不用生僻词语,少用专业术语。写完一则消息后,可以根据上述要求,修改文章的语言。同学们要反

复体会教科书中三则消息的语言特点,也可以关注身边的各种媒体,看看它们发布的消息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消息虽然有着比较固定的格式和写法,但它并不是一种平淡的新闻体裁,更不是简单的格式文本。好的消息往往能体现历史的发展,引领时代的方向,反映人民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当天的一篇《开国大典》,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我登山队登上世界最高峰》《我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曾让无数中国人激情澎湃,自豪不已。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各地逾2.5万名医疗队员支援湖北》《“中国的支持为我们增添了力量”》等消息稳定了人心,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的责任担当。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优秀的消息作品,既要从中学习消息的写法,更要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

口语交际

讲述

孔子对弟子谈自己关于修身、治学的思考;长妈妈给小时候的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在生活中,我们也常把事情、感受、道理等讲给别人听:这些都是讲述。那么,讲述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呢?

一、注意讲述的对象和场合。作为口语交际活动,讲述要有对象和场合意识。同样的内容,对象不同,讲述的方式就要有所不同。比如给小孩子讲故事,需要放慢语速,说清楚每个字,用语尽量生动,表情要丰富;根据情节的复杂程度,要控制讲述的进度,必要时适当停一停或者重复一下;还应该根据故事中角色的不同,适当变换语气语调,模拟角色的声音,以使孩子有直观的感受。大家思考一下:如果分别向同学和师长讲述同一件事情,讲述的方式应该有什么不同?

要注意讲述的场合,根据场合的特点调整讲述的方式。在正式的场合进行讲述,要事先做好准备,斟酌言辞,想好开头和结尾,讲述时的语调要平缓自然,语气要庄重严肃;而日常聊天时的讲述就可以随意一些,语气语调不妨多些变化,甚至可以加一些幽默调侃的话语。当然,日常聊天时的讲述也要注意内容合适和言语得体,避免引起误解或带来不快。

二、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运用一些说话技巧。不管哪种讲述,最基本的要求都是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要让人明白你讲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怎样。这方面的要求与书面表达是相同的,不妨借鉴之前写作课所学。但讲述作为一种口语表达活动,更要注意语言简洁。除了个人事迹报告会等特殊场合的讲述,很多时候讲述都要控制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不能过长。讲述时还要注意与听众互动,比如适当停顿,给听众理解的时间;观察听众的反应,了解听众的感受等。

讲述者还需要运用一些叙事技巧,增强讲述的效果。比如,先叙述结果,再逐步讲述事件的发展过程,解答听众的疑惑,这样可能比按时间顺序讲述有更好的效果。再如,讲述过程中,到了紧要的环节,停顿片刻,卖卖关子,勾起听众的好奇心。在这些方面,评书艺人的表演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课外不妨听一听,学一学。

三、注意口语表达的特点。讲述时,要多用口语,避免过于书面化的表达,尽量不用生僻词语和专门术语。要尽量使用简单的句式,多用短句,少用长句。有时为了强调,提醒听者注意,可以适当重复说一些话。语气语调要自然大方,避免给人拿腔拿调的感觉;可以辅以必要的体态语,但要注意跟讲话内容相配合,自然得体。

从下列话题中选一个,讲故事给你的同学听。

1.我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2.我有这样一位朋友

3.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出游

4.我喜欢的一位老师(一本书)

5.我最爱听的一首歌

6.一个美丽的梦

提示:

1.讲述故事,要交代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还要把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等要素表述清楚。

2.讲述时涉及故事中的人物,可以适当做一些肖像、神态、心理等的描述,重在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3.根据讲述对象、场合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讲述方式。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适当营造有利于讲述的氛围。

第二单元

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景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它们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又可成为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学习本单元,要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比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还可以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藤野先生

作者:鲁迅

预习

在鲁迅的人生中,有几位老师令他终生难忘,其中就包括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和本文所写的藤野先生。参考注释读课文,看看作者笔下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最使我感激”。

答案:藤野先生是一个生活俭朴、正直热诚、治学严谨、能摒弃民族偏见的人。他能同情和尊重一个“弱国”学生的抱负,具有“为中国”“为学术”的崇高思想,所以“最使我感激”。

鲁迅作品的语言简洁、幽默,富于感情色彩,耐人寻味。阅读时宜放慢速度,细细体会。多读几遍,就能有所感受。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一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一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一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十月十二日。

①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上野]日本东京地名,文中指上野公园,以 樱花著名。

③[烂熳(màn)]颜色鲜明而美丽。现在写作“烂漫”。

④〔“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了指清末到日本留学时,先在东京弘文学院速成班学习日语等课程的中国学生。

⑤〔富士山]日本第一高峰,著名火山,在本州岛中南部。山体呈圆锥形,山顶终年积雪。

⑥[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 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⑦〔标致]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⑧[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会或 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供同乡或同业的人 聚会和住宿。这里指设立在日本东京供中国留学生活动和居住的场所。

⑨[斗乱]飞腾纷乱。斗,同“抖”。

⑩[精通时事]这是讽刺的说法。所谓“时事”, 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①[仙台]日本城市,在本州岛东北部。1904年至1906年,鲁迅曾在这里学医。现在的市西青叶山麓建有鲁迅纪念碑。

②[水户)日本城市,在本州岛东部,位于东京和仙台之间。

③〔明的遗民朱舜水]即朱之瑜(1600-1682),号舜水,余姚(今属浙江)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明亡后曾进行反清复明活动,失败后长住日本讲学。他忠于明朝,所以说是“明的遗民”。

④[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⑤[利害)现在写作“厉害”。

⑥[希]现在写作“稀”。

⑦[胶菜]山东胶州出产的优质大白菜。

⑧ [讲义]为讲课而编写的材料。这里指讲课的内容。

⑨[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⑩〔模胡]这里指马虎、不讲究。现在写作“模糊”。

① [带]现在写作“戴”。[试验]考试,测验。

②〔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③ (托尔斯泰]指列夫·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④[日俄战争]指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日俄两国为争夺在我国东北和朝鲜的权益而进行的战争。战争主要在我国境内进行,而清政府竟屈辱地宣布中立。

⑤(托老先生…皇帝的信)托尔斯泰写给俄国沙皇和日本天皇的信,刊载于1904年6月27 日伦敦《泰晤士报》;两个月后,译载于日本 《平民新闻》。

⑥ [不逊(xùn)]傲慢无礼。逊,谦虚。

⑦(爱国青年了指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称他们为“爱国青年”,有讽刺的意味。

⑧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⑨ [犹言]如同说。

⑩诘(jié)责]责问。

① [托辞]找借口。

②[电影]这里指幻灯片。

③〔影]这里是动词,放映。

④[喝( hè)采]现在写作“喝彩”。

⑤[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鲁迅原是为寻求救国道路到日本学医的。但他看了影片以后,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呐喊〉自序》)。因此,他想提倡文艺运动,改变国民的精神。

⑥〔照相]这是当时的叫法,即照片。

⑦ [适值]恰好遇到。

⑧〔杳(yǎo)无消息了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⑨(七年前迁居]指1919年12月鲁迅从绍兴搬家到北京。

⑩[这讲义也遗失在内]藤野先生“所改正的讲义” 其实并未遗失,20世纪50年代从鲁迅留在绍兴的藏书中被找到,现收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

① (北京寓居]指当时的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后改建为鲁迅博物馆。

② (正人君子]这里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③〔深恶(wù)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疾,痛恨。

④〔十月十二日]指1926年10月12日。

思考探究

一.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答案]:离开东京之缘由,仙台求学受优待,初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先生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离别先生。

二. 阅读课文中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部分,说说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答案]: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能以公平之心对待“我”,并给予“我”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做到这些尤为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三.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 :首先,从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看,全文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人物来组织材料的。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

台,是为后文写与藤野先生结识做铺垫,接下来写在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也都与藤野先生有关。

其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便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表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这篇散文的另一条线索,就是“我”的爱国之情,具体表现为“我”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从东京到仙台留学的这段经历对作者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在这一阶段发生了重要转变,而藤野先生与“我”的交往,是这段经历中最让“我”感怀的片段,也为“我”这段经历增添了一抹亮色。可以说,“我”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受是课文的“底色”和“背景”,聚焦点则是藤野先生。没有这份“底色”和“背景”,藤野先生的形象不会如此突出,不会如此动人,文章的内涵也不会如此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文写的是作者“以藤野先生为中心的一段人生经历”,而非简单的“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积累拓展

四.鲁迅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仔细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

第一组原稿: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改定稿: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回答]:改定稿加上“花下",表意更准确,且为“清国留学生”的形象增添了一份轻薄、浮华的意味。加上“成群结队",更表明不是偶然、个别的行为,而是他们的普遍行为,更加表现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

第二组原稿:但到傍晚,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熟识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改定稿: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回答]:原稿”但到傍晚,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联系上文,容易使人理解为中国留学生会馆的几间洋房里同时都在跳舞,而这与事实不符;改定稿在“地板”的前面加上“有一间的"几个字,就明确了。“咚咚地响得震天”改为“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增加一个"咚”字,更能表现“清国留学生”那种狂跳乱舞的情景。

第三组原稿:……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改定稿:……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回答]:改定稿多了”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突出了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的影响。

五“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中的大事,除了课文,还有一些文章对此也有记述,如《〈呐喊〉自序》。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读一读,加深对鲁迅这一人生选择的理解。联系实际,说说鲁迅的人生选择给了你哪些启示。

[回答]:鲁迅先生的人生选择让我知道了在做出选择时,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当面对人生的岔路口,需要作出抉择时,我们不要只想个人利益得失,只有将个人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对鲁迅的理解。弃医从文是鲁迅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都让他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抱着对国家的忧虑,抱着救国救民的强烈爱国情怀,鲁迅先生决定用文学唤醒中国人。这让我们知道了个人的前途命运要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考虑。

读读写写

樱花   绯红   宛如   掌故   落第

畸形  不逊   匿名   话责   呜呼   凄然

教诲   油光可鉴    杳无消息   抑扬顿挫

正人君子    深恶痛疾

许寿裳谈鲁迅“弃医从文”

鲁迅在弘文学院的时候,常常和我讨论下列三个相关的大问题:

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

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三、它的病根何在?

他对这三大问题的研究,毕生孜孜不懈,后来所以毅然决然放弃学医而从事于文艺运动,其目标之一,就是想解决这些问题,他知道即使不能骤然得到全部解决,也求于逐渐解决上有所贡献。因之,办杂志、译小说,主旨重在此;后半生的创作数百万言,主旨也重在此。

(摘自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

回忆我的母亲

作者:朱德

预习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同志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阅读课文,感受这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再想一想,为什么这位母亲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回答]:朱德同志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并始终如一日地支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母亲。

文章在质朴平实的叙述中,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情。画出打动你的地方,简要记下你的阅读感受。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1895)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从宣统元年(1909)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①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②[佃( diàn)农]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 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③[客籍人]寄居本地的外地人,与“土著” 相对。

④〔湖广填四川)明清时期(主要是清朝初期) 大规模向四川地区的移民活动。当时,四川由于战乱和灾荒,人口急剧减少,政府便从湖南、湖北以及广东、江西、福建等地招来大量移民,进川立户,开耕就食。因为移民主要来自今湖南、湖北(原属湖广行省),故称“湖广填四川”。 ⑤[好劳动]劳动的好手。

⑥〔妯娌(zhóuli)]哥哥妻子和弟弟妻子的合称。

⑦〔吃大户]旧时遇着荒年,饥民聚集在一起到地主富豪家去吃饭或夺取粮食。

⑧[顺庆]指清顺庆府,治所在今四川南充。

⑨[新军]清代末年清政府按西方国家军制编练的新式陆军。

⑩〔同盟会]即“中国同盟会”,1905年由孙中山倡导成立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改组为国民党。

①[大革命]指1924年到1927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②[辍(chuò)]停。

思考探究

一. 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阅读课文,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回答]:母亲的“勤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事例体现出来。第一个层面,是在贫苦的家境中表现母亲的品质,主要写了以下的事情: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支撑家庭;母亲每日辛勤地劳动;“我”帮助母亲劳作,母亲教我生产知识;母亲用自己的聪明勤劳,维系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母亲在家庭中任劳任怨,待人和蔼,宽厚仁慈。第二个层面,是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叙述具体事例,凸显母亲形象,事例有:母亲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父母亲节衣缩食培养“我”读书;母亲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离不开土地,习惯劳作;母亲支持“我"的事业,一直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母亲直到老年,仍热爱劳动。这些事例,表现出母亲勤劳吃苦、俭朴能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爱憎分明,有远见、识大体,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母亲既是一位普通的农妇,又是伟大人民中的一员。

二. 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回答]:作者反复写“我应该感谢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以及无比怀念的情感。母亲用她“勤劳”的一生,用她的言传身教,给予"我”启示和鼓励,这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的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给“我"生产的知识;母亲聪明能干,教会“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对地主劣绅的反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

三.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精当的议论。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回答]:

文章的一大写作特点就是夹叙夹议,以记叙为主,其间穿插着若干议论性语句。如:“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句中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母亲是个好劳动者。”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叙述了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是“我”为什么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会在一起。

积累拓展

四.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回答]:这一句承接上文,“这样地”即指上文中每天繁重的劳动:“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日”,说明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又心疼的。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回答]:“看也不看"“有滋味",两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3.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回答]:“我”参加了革命,不能在母亲身边侍奉,但是母子之间的思念从未因时空阻隔而中断。这一句感情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

4.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回答]:”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五.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比如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等。找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不同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回答]:)这几篇文章中的母亲形象都是旧时母亲的形象,但也各有特点。朱德笔下的母亲,勤劳一生,宽厚仁慈,反抗压迫,坚强不屈,深明大义,同情支持革命,有着朴素的阶级意识。邹韬奋笔下的母亲,是一位善良、有同情心,对子女无比慈爱、督促子女学习、具有奉献精神而又早逝的母亲。老舍笔下的母亲,是一位勤劳俭朴、善良真诚、宽厚隐忍、坚韧刚强的母亲。

在写作手法上,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抓住人物本质特征,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通过议论深化主题。邹韬奋《我的母亲》截取自己记忆中最典型的几段经历来写母亲。老舍《我的母亲》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来刻画母亲形象,多处运用描写,尤其是白描的写作手法,也有不少对细节的特写。

在作品的语言风格方面,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质朴无华中蕴含深情。邹韬奋《我的母亲》语言质朴,直白坦诚,褒贬分明。老舍《我的母亲》采用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的形式,流畅朴素,凝练含蓄,富有表现力。

读读写写

溺   佃农   劳碌   私塾   周济   宽厚

仁慈   连夜   慰勉  不辍   任劳任怨    为富不仁

朱德回忆母亲的形象

提起了母亲,朱德将军满脸温情和悲痛。生他的时候,母亲不过二十刚过的年龄。她比一般妇女要高大一些,强壮一些,裤子和短褂上,左一块右一块都是补丁,两只手上突显着粗粗的血管,由于操劳过度,面色已是黝黑,蓬蓬的头发在后颈上挽成一个发髻,两只大大的褐色眼睛里充满了贤惠,充满了忧愁。

(摘自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列夫·托尔斯泰

作者:茨威格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象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修剪疯长的胡须,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这样一来,我们不免开始畏缩起来。因为,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乡野村夫的脸孔。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木柴。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乱蓬蓬的头发,怎么也遮不住两只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儿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

非凡器宇。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儿光彩可言。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讲真话。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从青年时代起,托尔斯泰就深深意识到自己这副嘴脸是不讨人喜欢的。他说,他讨厌任何对他长相所抱有的幻想。“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正因为如此,他不久就任凭须发长得满脸都是,把自己的嘴唇隐藏在黑貂皮面具般的胡须里,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竟然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身上找到了简陋归宿,从这个人身上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缺乏诗人、幻想者和创造者的气质。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戴这顶帽子,还是那顶帽子,都没什么不合适。一个人长着这么一张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的脸,既有可能在台上主持大臣会议,也有可能在酒肆同一帮酒徒鬼混,还有可能在市场上卖面包。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托尔斯泰做学生的时候,可能属于同龄人的混合体;当军官的时候,没法把他从战友里面分辨出来;而恢复乡间生活以后,他的样子和往常出现在舞台上的乡绅角色再吻合不过了。要是你看到一张他赶着马车外出的照片,还有个白胡子随从与他并排坐着,你也许要动脑筋想上好一阵,才能判断手握缰绳的是马车夫,坐在一旁的是伯爵。再看另一张照片,是他在同一些农民交谈。你假如不明真相,根本就猜不出坐在老农中间的列夫是个有地位有钱财的人,他的门第和身份大大不同于格里高、伊凡、伊利亚、彼得等在场的所有人。他的面相完全没有特征,完全属于普通的俄罗斯人,因此,我们得把他称为普通人,而且此刻会产生这么一种感觉,即天才没有任何特殊的长相,而是一般人的总体现。所以说,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因此,那些第一次见到他的人,一开始都无一例外地感到失望。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他们早就形成了对他的主观概念,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门终于开了,进来的却是一个矮小敦实的人,由于步子轻快,连胡子都跟着抖动不停。他刚进门,差不多就一路小跑而来,然后突然收住脚步,望着一位惊呆了的来客友好地微笑。他带着轻松愉快的口气,又迅速又随便地讲着表示欢迎的话语,同时主动向客人伸出手来。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做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一一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苍;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本文开篇就是一个“特写镜头”, 引导读者聚焦于这副脸庞。

为何用"低矮的陋屋"来比喻外貌?文中还有一些新奇的比喻,阅读时注意体会其特别的效果

本文中第三段为什么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文中第4段已经是第三次出现“天才灵魂”了。作者为什么再三强调这一点?

第1至4段层层铺陈,反复渲染托尔斯泰长相的平庸普通。

写来访者的心理落差,其实是在为后文蓄势。

 “那对眼睛”所展现的情感世界是如此丰富。

好好琢磨一下这句“心里话”。

“看透事物本质”,却会失去幸福。这似乎不合常理,其中有何深意?

[答案]:能够看清真相的人是痛苦的,即“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他的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透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根源,并用尽自己毕生的精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①选自《托尔斯泰》(《三作家》,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王雪飞译。有改动。题目是编者加的。

②〔髭(zī)] 嘴上边的胡子。

③[髯(rán)]两腮的胡子。

④〔绺(liǔ))头发、胡须等许多根顺着聚在一起叫一绺。

⑤〔鬈( quán )](头发)弯曲。

⑥[米开朗琪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诗人。

⑦[吉尔吉斯人]居住在中亚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

⑧[滞(zhi)留]停留不动。滞,不流通。

⑨[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一1881)]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白夜》《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⑩〔器宇]气概,风度。

①〔禁锢(gù)]束缚,限制。

②[酒肆(sì)]酒馆。肆,铺子。

③〔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④[伯爵]指托尔斯泰。他出身贵族,世袭伯爵。

⑤[图拉]俄罗斯图拉州的首府。托尔斯泰的庄园就位于距图拉市10千米的地方。

⑥[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⑦[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⑧[低眉]低着头,形容谦卑恭顺。

⑨〔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⑩〔侏儒(zhùrú)]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①[锃(zèng)亮]形容闪亮耀眼。

②鞘(qiào)]装刀剑的套子。

③〔涟( lián)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④盎(àng)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⑤[蛇发女怪]古希腊神话中三个头生毒蛇的女妖,传说为三姐妹,见到她们面孔和目光的人即化为石头。

阅读提示

文章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甚至“粗劣”的长相。作者极尽铺陈,步步蓄势,甚至用“刻薄”的语言,来“调侃”托尔斯泰的外貌。后半部分笔锋一转,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展示出他“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字里行间洋溢着仰慕、崇敬之情。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全文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阅读时要仔细体会这一写作特点。

作者驰骋想象,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文章语言典雅优美,文气酣畅。对一些精彩的语句,可以反复诵读,细细品味。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外阅读《托尔斯泰》全文或《三作家》全书,还可进一步阅读茨威格的《三大师》,走进伟大作家的内心世界。

读读写写

颊   黝黑    粗糙    崎岖   平庸    滞留

愚钝   器宇   蒙昧   酒肆   缰绳   轩昂

胆怯   藏污纳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入木三分

夸张

你听说过这样的话吧?

(1)你看她,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2)老虎一声大吼,震得群山都在发抖。

真的会这样吗?肯定不会。这是故意言过其实,对人或事做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以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特点,这种修辞手法我们称之为夸张。

夸张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很常见,如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等。有些成语其实也带有夸张的手法,如“惊天动地”“气吞山河”“千钧一发”等。

夸张可以是扩大的夸张,也就是把人或事物故意往大、多、快、长、强等方面说,使它超出事物本身。例如: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2)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夸张也可以是缩小的夸张,就是把人或事物故意往小、少、慢、短、弱等方面说。例如: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鲁迅《药》)

夸张还可以是超前夸张,就是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者是同时出现的。例如:

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郑直《激战无名川》)

美丽的颜色

作者:艾芙·居里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里度过的;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标上记号永远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儿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窒息。

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过!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

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常常就在那里做我们吃的饭,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序不至于中断。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由1898年到1902年,居里先生和夫人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工作的。

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并且研究他们所得到的活性产物的放射性。不久,他们认为分工的效率比较高,比埃尔便试着确定镭的特性,以求熟悉这种新金属。玛丽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工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做细致的实验。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她写道:“我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结果是棚屋里放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这种新物质的放射性极强,极少量的镭散布在矿石中,就是一些触目的现象的来源,很容易观察或测量。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出来。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玛丽后来写道:“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过。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有时候我们来回踱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我们在实验室里只有很少的几个客人。偶尔有几位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来,或是来看我们的实验,或是来请教比埃尔·居里某些问题,他在物理学的许多分支领域,是很出名的。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并不打断思考的进程,也不扰乱平静专注的空气,这是实验室的真正气氛。”

比埃尔和玛丽有时候离开仪器,平静地闲谈一会儿,他们谈的总是他们所迷恋的镭,说的话由极高深的到极幼稚的,无一不有。

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那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行事。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沿着这个远离市中心的街区的热闹街道,走过工厂、空地和不讲究的住房。他们到了娄蒙路,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

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

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摸她的头发。

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①选自《居里夫人传》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左明彻译。有删改。题目是编者加的。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人的次女。

②[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里夫人的原名,婚后随丈夫比埃尔·居里(1859-1906)的姓,改为玛丽·居里。

③[娄蒙路]巴黎工业物理化学学校所在的街道。 比埃尔·居里当时在该校任教。

④(下霜]巴黎的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多雨,有时也会下霜。

⑤[炽(chì) 热]温度高,极热。炽,(火)旺。

⑥〔猝(cù)]突然。

⑦〔窒(zhì)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 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⑧〔吹嘘(xū)]夸张地宣扬。

⑨ [镭(léi)]金属元素,符号Ra,有放射性。

⑩[镭盐]学名氯(ù)化镭,是第一种人工获 得的镭化合物。

②[钋(pō)]金属元素,符号Po,有放射性。

③[离析]这里指一种从矿石中提取金属的方法。

④〔踱( duó)]慢步行走。

⑤[景况]情况。

⑥[居里大夫]即欧仁·居里,比埃尔·居里的父亲,是一位医生。

⑦〔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了纯净的镭是银白色的,居里夫妇于1902年提取出的是氯化镭。氯化镭是白色固体,其中的镭会产生镭射线,使装它的玻璃容器产生蓝色荧光。

阅读提示

文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深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我们仿佛置身于残破的棚屋,看到居里夫妇忙碌的身影,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在叙事中,文章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多读几遍文章,感受这一特点。

课外读一读《居里夫人传》,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科学贡献,感受其品德力量。

读读写写

微妙   燥 热   沥青   骤雨   窒息   吹嘘

荧光    筋疲力尽    和颜悦色

写作

学写传记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在你读过的传记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篇(部)呢?不妨与同学交流一下阅读感受,然后说说传记的特点。

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但是,传记又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或履历表,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茨威格写《伟大的悲剧》,严格按照探险队留下的日记等材料还原斯科特等人的经历,又通过合理的想象,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英雄气概。这样就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令读者过目难忘。

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在《美丽的颜色》中,作者对居里夫人的描写并不多,只撷取几个细节,稍加点染,如“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轻轻地笑了笑”“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等,就能表现出居里夫人从事科学工作的艰辛和独特的个性气质。

同学们学写传记,可以从写小传入手。比起一般的传记,小传的记述较简略,篇幅也较短,因此,作者往往把笔墨集中在传主的主要经历上,通过叙述一些典型事件,体现人物的特点。例如老舍在《著者略历》这篇小传中这样写道: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这里不仅介绍了外貌、籍贯、职业、家庭组成等基本情况,更结合个人主要经历,集中表现自己的特长爱好、性格特点、行事风格等,语言幽默生动,很有表现力。文章很短,内容却全面、充实而又重点突出。

写作实践

一.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个少年学生,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写一段自我介绍,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也说说自己对未来的想法。300字左右。

提示:

1.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写清楚自已的出生日期、出生地等基本信息。

2.选取自己生活经历中的重要事情,注意记录言行方面的细节。

3.写完后与家人、朋友交流,并请大家提出修改建议。

二.你和家人朝夕相处,但你知道他们的生日、爱好和经历吗?请为你的一位家人写一篇小传。不少于500字。

提示:

1.与你要写的家人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他的生活经历。

2.既要有概括性的介绍,也要选择几个重要事件,描写言行细节,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3.写完后给传主看一看或读给他听,听听他的意见,做些修改。

三.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选择一位,深入交流,为其写一篇小传。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要了解自己想写的同学的个性特点,更要尽可能理解其内心世界。

2.不要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要着重表现的特点,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言行。

3.写完后,可以全班合作举办一次主题为“我们”的小传展览。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诚实做人,讲求信用,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

下面的活动围绕“信”展开,同学们分小组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然后全班集中,举办一次小型的演讲会。

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1.古代先哲在思考“信”这一道德规范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古今的道德楷模践行“信”的美德,他们的品行令人景仰。各组分别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2.汇总并整理本组搜集的资料。可将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观点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划分为“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也可将所有资料划分为“正面”“反面”两类。最后各小组将整理后的资料制作成小册子,或者放到班级的博客、公共邮箱、网络论坛里共享。

3.研读整理后的资料,小组内讨论: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古代关于“信”的名言和故事

轻诺必寡信。(《老子》六十三章)

无转(改变)其信,虽危不动,贞信(正直诚信)以昭(显著),其乃得人。(《逸周书·大戒》)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人倍(违背)信则名不达。(刘向《说苑·谈丛》)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

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商鞅立木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二、环顾身边思诚信

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已经初步了解诚信的内涵与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诚信呢?让我们环顾身边,寻找守信之人,听取长辈观点,反思失信之害。

1.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回避自己的责任,诚实待人,讲求信用,言必信,行必果,就像下面资料中的那位同学一样。从你身边找一两位这样的人,去访问一下,听听他们的故事,问问他们的想法。把他们的故事讲

给同学听,并说说你的感想。

2.访问你的父母、老师等长辈,听听他们对诚信的理解。作为过来人,他们的经验对你践行诚信应该会有帮助。

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事情,如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2012年11月2日,江苏省扬州市某中学的一位同学,在放学骑车回家途中,不慎撞坏了一辆停在路边的轿车。他没有逃走,而是在原处等了约半个小时,后来给车主留下一张纸条,这才骑车离去。不久后,车主发现了这张纸条,上面写道:

“尊敬的苏xxx(车牌号)车主:我是xx附中的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有一道划痕及左后视镜损坏,我无法及时赔偿。联系方式:xxxx。对不起!"

车主看到纸条后深受感动,联系到这位同学,表示不需要赔偿。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我们的下一代若都如此,社会必有希望!"

这件事经过网络传播,引起网友热议。这位同学也被称赞为“诚信少年”。在参加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2”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典礼时,这位年龄最小的获奖者说:“我们‘90后’是一个正直向上的群体,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坚守一生!"

三、班级演讲说诚信

1.围绕“诚信”这一话题,每人写一篇演讲稿,在小组内试讲。小组推荐一篇写得精彩的演讲稿和一位演讲出色的同学参加班级的演讲会。小组同学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推荐出来做演讲的同学出谋划策。写演讲稿时,要注意恰当地运用前面活动中搜集到的资料。

2.组织一次班级演讲会。想一想策划、组织这次演讲会需要做些什么工作,列出清单,各小组分工完成。

演 讲

演讲的核心是“讲”,是口头表达,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表达

(1)观点鲜明,可适当使用一些表明个人倾向的词语,诸如“显而易见”“依我看来”等。

(2)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并恰当运用关联词和一些修辞手法,使讲话活泼生动,有逻辑,有气势。

(3)演讲者要注意与听众的沟通交流,拉近与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适宜演讲的氛围。

(4)多使用常用词语,少用或不用术语、生僻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

(5)适应口头表达需要,多用短句,适当重复。

2.发音

(1)吐字清楚,发音准确。

(2)音量合适,以在场听众都能听真切、听明白为宜。(3)恰当使用重音,强调内容的重点,表达自己的感情。(4)音调自然,有变化,不拿腔拿调。

3.体态语

(1)姿势放松,体态自然,落落大方。

(2)平视前方,可以适时扫视全场,与听众进行目光交流。(3)从容、自信,随演讲内容恰当调整自己的表情。

(4)根据演讲内容与情感表达的需要,辅以适当的手势,但手势不宜过于夸张、频繁。

第三单元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三峡》

作者:郦道元

三峡景色奇绝,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江中水流湍急,险滩密布,历代文人多有吟咏。课外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了解三峡山水的特点。

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句式整齐、声韵和谐的特点。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①节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峡,瞿(qú)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②[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了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同“缺”,空隙、缺口。

④[自非]如果不是。

⑤[亭午]正午。

⑥(夜分]半夜。

⑦〔曦(xī)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⑧〔襄(xiāng)陵]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

⑨〔沿溯(sù)阻绝]意思是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⑩〔白帝]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

①[江陵]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②[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③[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④〔素湍(tuān)]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

⑤[回清]回旋的清波。

⑥〔绝(yǎn)] 极高的山峰。

⑦〔飞漱(shù)]飞速地往下冲荡。

⑧〔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荣,茂盛。

⑨〔良]甚,很。

⑽〔晴初]天刚放晴。

①〔霜旦﹞下霜的早晨。

②〔肃]肃*,凄寒。

③ [属(zhǔ) 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④〔凄异]凄惨悲凉。

⑤ [响]回声。

⑥ [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⑦〔巴东]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思考探究

一. 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 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积累拓展

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 自三峡七百里中

句意:在三峡七百里江流的范围以内。自:从,由;

2) 自非亭午夜分

句意: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自:如果;

3)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句意:我常常读书,我认为读过书之后有很多的好处。自:我。

4) 沿溯阻绝

句意: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舶都被阻隔不能行驶。阻:阻绝;

5) 绝多生怪柏

句意: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绝:陡峭;

6) 哀转久绝

句意:声音悲哀婉转很长时间后才消失。绝:消失。

7) 素湍绿潭

句意: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素:雪白;

8)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句意: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素:朴素。

四.翻译课文的中间两段,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体会它们不同的语言特点。

五.《水经注》在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课外可以阅读《水经注》中描写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等的段落,体会其写景文字的精彩。

短文二篇

预习

面对风景,只有拥有发现美的眼光和感受美的心情,才能真正领会到其中的美。默读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体会两位作者发现的美和寄寓的情。

朗读课文,体会两篇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答谢中书书》

作者: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①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58年版)。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②〔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③[四时]四季。

④〔歇]消散。

⑤〔夕日欲颓]夕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⑥〔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⑦〔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⑧[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385-433),他承袭祖父谢玄(343-388)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⑨〔与 ( yù)]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①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②〔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xū)年号(1078-1085)。③〔念]考虑,想到。

④〔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⑤〔相与〕共同,一起。

⑥〔中庭]院子里。

⑦[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⑧〔藻、荇(xing)) 均为水生植物。

⑨〔盖]大概是。

⑩[但]只是。

⑩〔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思考探究

一. 朗读并背诵课文。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

二.《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三.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积累拓展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体会其妙处。

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句意: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共:共同;

2.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句意: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入:耸入;

3.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句意: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交:交相;

4.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句意: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将:将要。乱:杂乱;

5.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句意: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俱:都;

6.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句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欲:快要。竞:争相。

五.从两篇短文中任选其一,发挥想象,将其改写成一篇白话散文。

《与朱元思书》

作者:吴均

本文是吴均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也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作者用生花妙笔,为友人描绘出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也写出自己面对美景的感受,意在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绘的山水情境,陶冶自己的性情,把你的感受与同学分享。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①选自《吴均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g ),吴兴故鄣(zhāng)(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②〔共色]同样的颜色。

③[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跟、随。

④〔任意东西]意思是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东西,向东或向西。

⑤〔许]表示约数。

⑥〔缥( piǎo)碧]浅青色。

⑦〔甚箭]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⑧〔寒树] 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⑨〔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⑩[互相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①[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②〔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③ [激]冲击,撞击。

④〔泠 ( líng)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④〔嘤( ying) 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⑤ [千转(zhuàn)]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⑥鸢(yuān)飞戾(lì) 天]语出《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戾,至、到达。

⑦〔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⑧〔经纶(lún)世务]治理国家大事。经纶,筹划、治理。

⑨〔反]同“返”,返回。

⑩〔横柯(kē)] 横斜的树枝。柯,树木的枝干。〔交映]互相掩映。

思考探究

一. 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回答]:山奇水异。水静处,清澈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

二.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回答]:美丽的自然景色,往往有净化心灵的作用,所以面对这奇山异水,作者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由景而生慨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衬托出景物之怡人。当然,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

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指出其用法。

1.任意东西

向东或向西,方位名词作动词。

2.横柯上蔽

向上,方位名词作动词。

3.负势竞上

在上面,方位名词作状语。

4.以为顺流下矣

四.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

[回答]:吴均写景散文的特点:①以写景为主,兼有述志,文章短小,先叙述后描写,再抒情。②写景多用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的手法,突出景物特征。③多用对偶、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凝练,用词准确,意境深远。

解析:吴均的散文多是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如《与施从事书》一文,在写景方面,吴均所写散文句式齐整,以四言为主,多用工整的对偶,又间以五言或六言,使文句整饬匀称,节奏疏宕谐婉,语义转折灵活。从中可见昊均在写景散文中流露出的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都弃名利的感情。吴均的写景散文虽用骈体,却又有异于当时一般的骈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体现了可贵的突破与创新。他的骈体散文常有散行句穿插其中,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骈体文源于两汉辞赋,到了南北朝畸形发展,文风上绮丽浮靡。但是,吴均的写景散文既不艰深晦涩,又不华辞丽藻,在重视形式美的同时,做到清新俊逸,疏畅谐婉。这在当时形式主义泛滥的文坛上,是难能可贵的。

唐诗五首

“唐代是诗的时代。”唐诗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佳作迭现,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查找资料,熟悉有关唐诗的常识,了解本课五位诗人的生平和他们的文学成就。

反复诵读课文,读出节奏与韵味,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领略五首诗作不同的风格。

《野望》   

作者: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①选自《王绩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王绩(约589一644),字无功,号东皋(gāo)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②[东皋]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③〔薄暮]傍晚。薄,接近。

④〔徙倚]徘徊。

⑤〔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⑥〔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⑦〔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①选自《全唐诗》卷一三0(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hú)矶上。《太平寰宇记》:“昔费祎(yī)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此楼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建的。崔颢(hào)(?-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②[昔人]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

③〔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④[晴川]晴日里的原野。川,平川、原野。

⑤[历历]分明的样子。

⑥〔汉阳]地名,今湖北武汉的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⑦〔萋(qī)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⑧〔鹦鹉洲]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东北。

⑨[乡关]故乡。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①选自《王维集校注》卷二(中华书局

1997年版)。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时所作。塞上,边境地区,也泛指北方长城内外。

②[单车了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③[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④〔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⑤[居延]地名,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⑥〔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⑦[孤烟]指烽烟。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长河]指黄河。

⑧[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⑨〔候骑]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

⑩[都护]官名,汉代始置,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选自《李太白全集》卷十五(中华书局1977年版)。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战国时是楚国的战略门户。

②[从]往。

③[楚国]楚地。这里指今湖北一带。

④〔大荒]辽远无际的原野。

⑤〔月下飞天镜]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⑥[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⑦[怜]喜爱。

⑧〔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李白从小生活在蜀地,故称蜀地为故乡。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选自《白居易集》卷二十(中华书局

1979年版)。钱塘湖,即杭州西湖。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②〔孤山]在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山

上有孤山寺。

③〔贾亭]即贾公亭。唐贞元(785-805)年间,贾全在杭州做官时在西湖边建造此亭。

④[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

与湖岸齐平。初,刚刚。

⑤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⑥[暖树]向阳的树。

⑦〔白沙堤]指西湖的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

思考探究

一.《野望》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回答]: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二.《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回答]:答案 这首诗用“黄鹤”这一物象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首联借助仙人乘鹤的传说引出黄鹤楼。颔联由神话传说回到了现实,诗人登上古楼,纵目远眺,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颈联诗意一转,自然写眼前所见、所感,即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回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直”字,一个“圆”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于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了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落日、大漠、黄河、烽烟,各有色彩,引人想象。

四.李白年轻时曾“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荆门送别》就写于他乘舟东下、出蜀入楚的途中。细读诗作,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注意写景视角的转换,体会诗人心境的变化。

[回答]:诗人乘舟东下,随着船只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颔联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地过渡到平原,山峦从诗人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向着辽远无际的原野奔腾而去。山岭本是静止的事物,却如影随形,竟至于消失,这里诗人化静为动,使景物富于动态;江水本在河道中奔涌,却仿佛流入了辽远无际的荒原,显得视野辽阔,境界高远。颈联则以静止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出了江水的澄净明澈。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的风景,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

这两联的景物,或天高地远,气象阔大,或风物灵动,景色优美,正是诗人喜悦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表现出诗人远游异乡、闯荡世界的兴奋心情。但随着离乡越来越远,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就越来越浓,最后一联则转入思乡之情的抒发。

积累拓展

五.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品读下列诗句,想一想它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哪个阶段,说说你的理由。

1.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回答]:诗句所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带雪”“初暖”“含烟柳""尚青"等词语将优雅清寒的早春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精确的描写使“梅"“柳"顿现眼前。

2.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辋川别业》)

[回答]:诗句描写的是仲春的景色。水上火红的桃花像是要燃烧起来,使绿草更加碧绿,红花更加红艳。

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回答]:诗句描写的是暮春的景色。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春天已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

4.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

[回答]:诗句描写的是仲春的景色。江桥边柳色如烟,春雨潇潇,山路上绿柳掩映着红杏粉桃,春色多娇。

六.背诵这五首诗。以其中一首为例,参考补白,具体说说律诗在对仗、押韵方面的特点。

关于律诗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一般说来,律诗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影,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象,美不胜收。在你的记忆中,哪些景物让你印象深刻?你能把它们描写出来吗?

去年暑假,在内蒙古看到的草原,给我的印象最深了,怎么才能把它描写好呢?

描写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如《春》中对雨的描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突出了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

描写景物的特征,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如《紫藤萝瀑布》对花的描写:“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里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和繁盛。

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丰满、生动,对某一个景物,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可以写静态、动态,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如《三峡》一文,描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致,让人感受到三峡多样的美。其中春冬季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俯仰结合,动静相衬,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写景还要注意融入情感。相同的景物在不同人笔下往往是不同的,而同一人笔下的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境下,也会发生改变。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观的景物鲜活起来,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如《雨的四季》中,春雨驱走冬天,改变世界的姿容;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又沉静,使人静谧、怀想、动情;冬雨自然、平静,给人特殊的温暖。作者用极富情感的描写,既展示了四季的雨的客观特征,又主观地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和内涵,使它们更有生命气息,更有感染力。

写作实践

一.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

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

提示:

1.“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

2. 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

3. 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二.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

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 注意描写范围的选择。可以将窗户当作一个“画框”,只描写“画框”内的风景,也可以将视野扩大至窗外能看到的所有景物;可以选取窗外景物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描绘,也可以整体勾勒,把握全局。

2. 可以根据窗口所处的高度,选取一个主要的观察视角,再辅以其他角度灵活描写。还要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3. 可以围绕窗外景色最主要的特点,给景物描写定一个基调,如美丽、欢乐、忙碌等,描写时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

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

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__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 要抓住所选季节的特点,尤其是鲜明的景色特点进行描写。比如春天百花盛开,夏天暴雨倾盆,秋天枫叶似火,冬天雪花纷飞等。

2. 除了写某一季节独有的景致,还可以写某个景物在某一季节的特点。

3. 要把“我”对所选季节的喜爱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直到作者去世以后,它仍然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的通俗读物。它在全世界有亿万的读者,这是并不奇怪的。它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胡愈之

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白修德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屠*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与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正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形容的那样,“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苏区和红军的存在成了一个难解的谜。有太多的疑问在斯诺心头盘旋,他很想弄清这样一些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不可动摇的力量推动他们豁出性命去拥护这种政见呢?”“他们的运动的革命基础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

为了解开这些谜,给萦绕在心头的问题找到答案,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保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此书一问世便引起轰动,1937年在伦敦首次出版,几个星期内就加印了5次,销售10万册以上。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他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通过访谈与对话,他还搜集到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并在作品中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此外,他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为全世界解答了“红军没有任何大工业基地,没有大炮,没有毒气,没有飞机,没有金钱,也没有……现代技术,他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扩大了自己的队伍”的疑问。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作者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事实证明,这一预言是非常有远见的。

在陕北期间,斯诺还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如*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

读书方法指导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叙写现实,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而在今天读者看来则是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

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首先,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如读《红星照耀中国》,通过阅读序言,浏览目录,跳读正文,我们可以发现,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作者用他耳闻目睹的共产党人及红军、苏区的真实情况,力求解开“红色中国”这个谜。

其次,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不妨追问:作品写了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些什么?重点突出了什么内容?《红星照耀中国》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与此相关的内容重点有两个:一是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二是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于中国命运的思考。阅读这部作品,要理清这两个不同层面的事实,可以边读边做摘记,写提要。

再次,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作品所记录的是经过作者筛选的事实,还有作者对于事实的感受和印象,这当中必然会体现作者的倾向性。作者往往会在记录事实的过程中穿插分析和评论,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阅读纪实作品,要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于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斯诺出发前“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他是带着疑虑出发去采访的。但采访结束后,他形成了自己的观点,预言“红色中国”最后一定会获得胜利,可以说是事实改变和说服了他。

最后,阅读纪实作品,最终是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为此,一要从事实中汲取营养,二要向作者“取经”,三要善于进行联系、比较、分析。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应该从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浴血奋战的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其次要学习作者斯诺作为新闻记者的敬业精神和探求真相的可贵勇气,再次要善于参考相关资料(如历史课本及其他记录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历史的纪实作品),并联系当今的社会实际进行分析和思考。

专题探究

全班共同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也可以另外选择专题),分小组进行探究。

专题一: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1.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2.出身与家庭

3.童年的经历

4.受教育情况

5.参加革命的起因

6.参加革命后的经历专题

二:关于长征

1.长征的起因

2.长征的路线

3.长征中面临的困难

4.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5.长征的历史价值专题

三:信仰与精神

1.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2.长征精神的内涵

3.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除了这些专题,本书还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陕北苏维埃政权、西安事变、中国发生红色革命的原因等,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自选专题,自行探究。

探究过程中,或探究结束后,可以召开读书交流会或撰写读书报告。

自主阅读推荐

王树增《长征》

长征,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一部恢宏壮丽的伟大诗篇,一座永不磨灭的巍峨丰碑,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群体记忆之一。在众多以长征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王树增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是非常突出的一部。

全书以长征的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从1934年10月贵州甘溪突围写到1936年10月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这种全景式的写法,使得《长征》有着史诗般的宏大与庄严。

作为纪实文学作品,真实是必须坚守的原则。作者认为:“非虚构写作,要求创作者即使在细节上也不能虚构,一切都是从档案、史料、采访、勘查中推演出来。”为此,他搜集了大量资料,采访了许多红军老战士,还进行了实地调查,“如果史料不能够查清楚,我宁可不写”。《长征》的饱满、厚重、震撼人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种严谨认真的写作方式。

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长征》有着浓厚的文学色彩。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来表现长征中的“人”,既有对*、*等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有对很多无名红军战士细致入微的刻画。作者善于表现历史事件中的精彩细节,使历史人物真正“活”起来,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作者在创作中着力发掘伟大的长征精神。他认为:“坚定的信仰,这是长征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遗产。”在阅读《长征》的过程中,读者既能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更能感受到历经苦难依然高扬的革命理想,认识到面临艰险永不屈服的革命精神,体会到个人与民族命运融为一体的生命荣光。

李鸣生《飞向太空港》

20世纪90年代,西昌卫星发射场,中国航天人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成功地用“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开启了中国航天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征程。这是我国第一次发射国外商业卫星,它的成功,震撼了世界,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是中国在国际航天业竞争中的重大胜利。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发射场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科技难关。他们争雄世界的志向、以身许国的豪情、不计得失的品质、外交家般的风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飞向太空港》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绘了此次卫星发射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可读性强,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自豪的情绪。

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沿着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发展。几代航天人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阅读《飞向太空港》,有助于我们具体了解这种精神的实质,也能激励我们立志奋进,砥砺前行。

课外古诗词诵读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赏析:诗作开头写叶绿花盛,本是春日佳景,但一人独赏,反动思念之情。于是,女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此花若能寄到,也是一种安慰;然而天长地远,相思何处可达?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终无可奈何,心生感慨:此花虽美,不能相赠,有何可贵?不过更增思念之苦罢了。全诗因人感物,由物写人,抒写情思,通篇不离“奇树”,篇幅虽短,却有千回百折之态,深得委婉含蓄之妙。《古诗十九首》是文人诗,又有着民歌的质朴自然,辞浅思深,语短情长,值得仔细品味,反复诵读。

①选自《文选》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奇树,佳美、珍贵的树。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501-531)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这组古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②[华]花。下文的“荣”也是“花”的意思。

③[滋]繁盛。

④[攀条]攀引枝条。

⑤〔遗 ( wèi )] 给予,馈赠。

⑥(盈]充满。

⑦[致]送达。

⑧[经时]历时很久。

《龟虽寿》

作者: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诗人告诉我们,不必羡慕神龟的长寿、神蛇的通灵,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活着”,而在于奋发有为。衰老的骏马,还有奔驰千里的志向;年迈的志士,尚有未曾泯灭的雄心。有了这种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就可以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而寿命长短,并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身心和悦,就可以益寿延年。诗中所体现的乐观向上精神,历久而弥新。

①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②[竟]终结,这里指死去。

③〔腾蛇]传说中一种能腾云驾雾的神蛇。

④〔骥]骏马,好马。

⑤〔枥 (li)] 马槽。

⑥[烈士]有气节有壮志的人。

⑦〔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

⑥[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怡,愉快。

⑦[永年]长寿。

《赠从弟》(其二)

作者: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运用对比手法,让“山上松”和“谷中风”展开较量,以“风声”之“盛”衬托“松枝”之“劲”,又用“一何”加以咏叹,对松柏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接着以冰霜的严酷衬托松柏的“端正”,在一问一答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了无限期望。全诗语言质朴,刚劲峭拔而又情深意长。

①(中华书局1989年版)。从选自《建安七子集》卷七弟,堂弟。刘桢(?一217),字公干,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②[亭亭]挺拔的样子。

③[一何]多么。

④〔罹(lí)凝寒]遭受严寒。罹,遭受。凝寒,严寒。

《梁甫行》

作者: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赏析:诗人来到贫困的边地,看到了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三国乱世,人民有家不能居,只好逃到荒山野岭,与野兽为伍。诗的开篇写自然现象,其实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中间四句直陈所见所感,几无雕饰,如实记录了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最后两句,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承接前面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感慨,深化了主题。

①选自《曹植集校注》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

②[异气]气候不同。

③ [殊]不同。

④〔剧]艰难。

⑤ (妻子]妻子儿女。

⑥〔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⑦〔翔]自在地行走。

⑧[宇]房屋。

第四单元

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 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

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阅读这些散文,领会作品的情思,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

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