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小学本来应于2月17日开学,但由于新型肺炎的影响,现在统一延迟到3月初。
应学校要求,教师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在线工作。下面便是我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解读。
第一,关于标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需要明白三个问题:
首先,题目交代了时间(秋季)、事件(秋风摧毁了茅屋);其次,“为”念wei,第二声,表示被;再次,歌即歌行体(歌行体,是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第二,关于作者
关于杜甫,我们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这里就简要提一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现阶段,我们学过杜甫的《春望》和《月夜》,这两首都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的大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名篇。杜甫诗风沉郁顿挫,其内容大多表现人民疾苦,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爱国主义精神,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公元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杜甫弃官到甘肃天水,此后,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即现在的成都草堂),算是一个栖身之所。本诗是杜甫在此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
第三,关于诗歌
全诗分为四段,每句以七言为主。
第一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傍晚时分,一个瘦弱的老者,倚着拐杖,独自站在茅屋外、小河边。秋风怒号,它裹挟着灰尘、落叶,连那诗人千辛万苦建起来的茅屋上的茅草,都被吹得飞飞扬扬,池塘边、树梢上到处都是,飘洒一地。
解读:这段共五句,“号”、“茅”、“郊”、“梢”、“坳”句句押韵。环境描写,秋风怒号,茅洒江郊,为全诗奠定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