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觊觎”的基本信息
中文:觊觎
繁体:覬覦
拼音:jì yú
注音 :ㄐㄧˋ ㄩˊ
近义词:觊幸、觊望
释义:渴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出处:《左传·桓公二年》
三、“觊觎”的含义是什么?
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⑴ 渴望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⑵ 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⑶ 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四、觊觎的古义
觊觎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用来描述对不属于自己但渴望得到的东西的渴望。
在古代文献中,“觊”字本身就带有期望之意,《广雅·释诂四》云:“觊,望也。”“觎”字则表示窥视、偷看,《说文解字》解释为:“觎,邪视也。”因此,“觊觎”二字连用,便形成了一个含义丰富的复合词,它不仅仅表达了对某些东西的渴望与追求,更暗示了这种追求往往建立在不正当或者不合乎常规的基础上。
在历史典籍及古典文学作品里,“觊觎”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心怀叵测之人对权力、财富乃至他人物品的非法占有*。如《汉书·霍光传》中有:“光遂废昌邑王贺为海昏侯……于是群臣乃知大将军权与人主侔矣。始人人有侧目之心,自公卿以下咸颂尚书功。”这里的“侧目之心”就暗含了对霍光所掌握的巨大权力感到畏惧同时又不乏觊觎之意。
五、为什么想得到别人的东西叫“觊觎”?
“觊觎”一词由“觊”和“觎”两部分组成。“觊”字最初来源于甲骨文,其形体描绘的是一个人站在高处远眺的样子,寓意着对远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期待。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觊”字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带上了一些不切实际甚至是过分贪婪的意味。到了周朝时期,《尔雅》一书中已经明确指出“觊,望也”,这里的“望”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目光投射,还蕴含了对难以达到的目标抱有的奢望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