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房玄龄《晋书·谢安传》:
“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矢志不渝”。
成语故事
谢安,字安石,东晋时期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是东晋文学家、书法家。谢安虽出身名门士族,但却不喜做官,年轻时曾屡辞朝廷聘请,筑庐隐居于上虞东山,过着“高谢人间,啸咏山林”的闲适生活。
当谢安40多岁时,由于国势衰微、社稷危难,应好友王坦之的邀请,出山匡扶社稷,历任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史部尚书、太傅等职,后来官至侍中,总揽朝政,将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在为官期间,他“从容而杜奸谋,宴行而清群寇”,有效地压制了桓温的篡权奸计,并以少胜多的击败了前秦苻坚的六十万大军,取得了淝水大捷,因此,东晋文学家王献之称他为“大晋之俊辅”。
谢安虽然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心中却始终向往着能重新过“隐居东山”的生活。据《晋书·谢安传》记载,他虽然身在朝廷,却心在山林,“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何谓不【渝】——
形声会意合体字,氵俞为渝,从水从俞,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