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需要知道四要素,鸡兔同笼最简单方法为什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12-17 04:00:05

鸡兔同笼问题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中四年级的内容,而且是知识广角里的内容。

当然,作为国民级的应用题,中国小学生提前接触鸡兔同笼很正常,我就见过有的老师在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讲这类问题了。

我是在小学生三年级的时候开始讲鸡兔同笼问题的,也算是稍微提前一点儿吧。

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有很多种,我总结了十几种方法,不过提问者问的是给二年级的孩子讲鸡兔同笼问题,我想了一下,可能以下两种方法比较适合。

鸡兔同笼需要知道四要素,鸡兔同笼最简单方法为什么(1)

鸡、兔在同一个笼子里,上面有35个头,下面有94只脚。问:鸡、兔各多少只?

第一种,列表法

这种做法看起来比较“笨”,但是却有它的优点,具体的解决办法就是一个一个的数,一个一个地试。

首先列一个表格,在表格中可以看到,鸡和兔子的脚数不同,所以,对于不同只数的鸡和兔子,虽然它们的总数相等(都等于35只),但是脚数是变化的,我们将不同组合下的鸡和兔子的脚数分别列出来,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如下:

35

34

33

32

31

30

……

23

0

1

2

3

4

5

……

12

总脚数

70

72

74

76

78

80

94

列表的时候,我们先假设鸡有35只,那么兔子就只能是0只,这样就算出了总的脚数,然后将鸡的只数递减,兔子的只数递增,依次计算出总的脚数,最终能够计算出当鸡有23只,兔子有12只时,总脚数等于94只,符合题目中的条件,进而得到最终的结果。

实际上,在填写表格的时候,也不需要完全把所有的结果都计算出来,只需要填写几个空格,细心的同学通过观察数字的变化规律,就可以很轻松的判断出鸡和兔子的只数了。

很多学生和家长对这种方法不屑一顾,觉得这种方法既笨拙又麻烦,我并不这么认为,其实,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方法我倒是认为是最值得推荐的方法,因为在制作表格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地去探索鸡、兔在数量变化的时候,总脚数的变化特点,通过动手绘制以及用眼观察,分析比较得出,由于兔子的脚比鸡多两只,所以当鸡数少1只,兔数多1只的时候,总脚数会增加2只的规律性认识。而这正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第二种,假设法

鸡兔同笼的解法中,我个人最喜欢的同时也是最推荐学生使用的就是假设法,因为假设法几乎能够解决所有类型的鸡兔同笼问题,即使题目进行了很大的改编和变形,假设法都能有效的对题目进行解析,当然,对于一些变形的鸡兔同笼问题,用假设法会比较烧脑。在实际应用中,假设法几乎是最经典,最有效率的一种方法,学生运用假设,将不同的情形(鸡和兔子的脚数不同)转化成相同的情形,有利于简化问题,理清思路

鸡兔同笼问题的难点就在于每只鸡和每只兔子的脚数是不同的,这是问题的难点,但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或者说是突破口,假设鸡和兔子的脚数相同,那么,题目就会大大简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常见思路。

假设一:所有兔子都站起来,藏起2只脚。这样的话,每只鸡和每只兔子的脚数就相等了,都是2只,在这种情况下,一共有35个头,也就是说一共有35只动物,每个动物有2只脚,那么总的脚数=35×2=70只,这比题目给出的94只脚少了24只,想一想为什么少了?因为每只兔子都站了起来,收起了2只脚,一只兔子少2只脚,一共少了24只脚,所以一共有24÷2=12只兔子,再用35-12=23就是鸡的数量。

鸡兔同笼需要知道四要素,鸡兔同笼最简单方法为什么(2)

假设二:我们也可以把鸡假设成兔子,此时,所有鸡增加2只脚。这样的话,每只鸡和每只兔子的脚数就相等了,(都是4只),在这种情况下,一共有35个头,也就是说一共有35只动物,每个动物有4只脚,那么总的脚数=35×4=140只,这比题目给出的94只脚多了46只,想一想为什么这次脚又多了呢?因为每只鸡都多了2只脚,一只鸡多2只脚,一共多了46只脚,所以一共有46÷2=23只鸡,再用35-23=12就是兔子的数量。

实际上,假设法不仅能做出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对于一些鸡兔同笼变形题,包括分组法解决的鸡兔同笼问题,都能很好地解决,大家要不断地用假设法去尝试解决这类问题。

其他的诸如抬脚法,巧妙是很巧妙,但孩子听了后也很可能无法展开应用,方程法在这个阶段给他们讲,对他们训练数学思维没有什么好处,这里就不展开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