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心理咨询师 咿呀
喜欢我可点上方的关注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经常听到一句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意思是说,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家庭、生活中,那些经常抱怨、爱表现或者卖惨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人们的关注 ,也更容易获得一些利益。
哭,是人的天性。人刚出生时,不会说话,不舒服了、饿了、尿了,只能通过哭来表达,用哭来吸引大人。当婴儿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于是生存的本能会让婴儿一不舒服就会用哭来表达 。
当哭、爱哭的技能经常被某一成人使用时,我们可以总结为这是一个“人际交流问题”或“沟通问题”。会哭的人通过哭这一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希望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
在工作中,你周边是不是总有爱撒娇、平时说话娇滴滴的同事,能力可能一般般,但在职场中就是顺风顺水。
毕业后,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永远是那些不守纪律、调皮捣蛋的学生。
这样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很多,会哭闹的孩子确实比那些乖巧懂事的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度,也更容易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除了人类,自然界也会遵循这一原则。老鹰永远是先给那些叫的大声、脖子伸的老长的孩子喂食,而那些叫的声小或者脖子伸的不够长的多会出现营养不良,而被优劣生存法则所淘汰。
相对比那些乖巧懂事的,爱哭的孩子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
他们明白他们自己想要什么,也敢于开口去提。通过哭闹这一方式 ,他们的需求被朋友 、亲人、领导、同事所感受到,并会尽可能的去满足。而那些乖巧懂事的孩子,犹如老黄牛一样,天天埋头苦干 ,任劳任怨,不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也不会与他人沟通交流,遇到问题都是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样的孩子,大家看不到他的好、也不知道他有什么困难和需求,自然而然的就会忽视了。
爱哭的孩子懂得示弱
爱哭的人经常会给人呈现一种弱者的形象,也能更容易勾起人的同情心和怜悯心,从而能够让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好处。
现在网上经常有一些新闻,吃瓜观众不管事情的真相,只要是弱者,都会先给予同情,并认为他们很可怜,他们肯定不是过错方。
我们在电视剧里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剧情,男主提出分手时,通常会说,你很好、很坚强,我相信你离开我一样能过的很好,但她很柔弱、很胆小,没有我我怕她会想不开。
这就是爱哭的作用。
恰当的示弱,也会让更多的人能帮助自己。之前有一同事,说话娇滴滴的,经常让同事帮忙拿个快递、搬个东西,干完后也不忘夸赞几句,同事们也是乐得其中。
要是换成那种不善于示弱或不善于沟通的,也只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了。
爱哭不是指让你真的天天去哭,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懂得去争取自己的利益。如果一个人一味的沉默,没有需求、没有情绪、没有自我、没有意见,那就如一个隐形人一样,没有人能看得到他的价值,没有人能知道他的感受。
当然,会哭也是一门技术,不是所有的哭都会有奶吃,也不是所有的哭都会被人同情。有没有奶吃,最终还是需要凭借自己的个人实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上良好的人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