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自己的个性,也都有自己的缺点。父母需要的只是引导和提建议,而不是控制孩子成为你心中所谓的完美的样子。
2、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当你在生活中,对自己的父母表现出更多的耐心和听话,孩子们也会耳濡目染,对你表现出耐心和听话。言传不如身教,父母要以身作则。
3、不威胁、不恐吓
孩子调皮捣蛋是天性,父母不要威胁和恐吓孩子,要指出孩子需要承担的后果。
比如说:孩子把篮子里面的玩具一个个拿出来乱扔。
父母应该说:“如果你把所有玩具都扔了,你就需要把它们全部再捡回去”
而不是说:“如果你再乱扔玩具以后就不给你玩了”、“如果你不把玩具捡回去,爸爸一会就拿出去扔掉”、“你这么不爱惜玩具,以后妈妈不会给你买了”、“我数到三,你再不捡我就要打你了”等等一些威胁和恐吓孩子的话。
这种教育方式关键就在于,我们要能保证孩子最后按照我们的要求执行完成。一开始,孩子肯定会逃避,但是父母如果坚持说台词,坚持态度,孩子最后肯定会明白,自己的行为和选择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自己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给孩子坏行为一个替换方案
孩子考虑问题肯定不会那么全面,经常会做错事,一旦孩子做错了,父母就会忍不住发脾气吼孩子,其实,父母可以给孩子另外一个替换方案。
比如说:孩子总是喜欢用画笔在墙上、沙发上和衣服上画画。
父母应该说:“墙上不能画画,你画得这么好看的画,如果画到墙上就拿不下来给其他小朋友观赏了,妈妈这里有一张纸,我们画在纸上保存起来好不好?”
而不是说:“你这个孩子真调皮,赶紧把画笔给我”、“爸爸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又把墙弄脏了,皮痒了是不”等等一些话。
这种教育方式关键就在于,我们要能帮孩子找到一个好的替换方案,替换掉孩子坏的选择。
5、正面引导,少说不
父母在提醒孩子的时候要正面引导,不要负面强化。
比如:有一个小宝贝,刚拿起玩具,妈妈就提醒孩子:“小心哦,不要磕到自己”,结果,孩子拿起玩具,故意磕了一下脑门。
孩子端起水杯,父母说“小心别洒了”;孩子走得好好的,父母说“不要摔倒啦”。结果,水就真的洒了,孩子也真的摔倒了。
这些都是负面强化的结果,你可以什么都不说,实在想说那就正面的说。“杯子端的稳一点”、“慢慢走,看清脚下”
这种教育方式关键就在于,把我们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重新包装成正面的引导,不要负面强化。这里给大家推荐这套《正面管教 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 高效亲子沟通 给孩子立规矩 不娇不惯培养好孩子》。
这套书包含6本儿童教育书籍,全面培养孩子发展。
原价178.8元,现在6本书只需要59.8元,每本书还不到10元,点击下方“去看看”即可下单~
6、超前学习
父母们可以在孩子每个年龄阶段到来之前,认真地学习孩子这个阶段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学习和计划,这样当孩子成长到这个阶段的时候,教育孩子才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结语育儿即育己,与其责怪吼骂孩子,不如改变一下自己!
希望那些暴脾气的家长,为了孩子真的好,能够让自己变得更温柔、更宽容!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欢迎大家关注我,专注宝宝护理和儿童教育,每天给大家分享现代化科学育儿知识和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