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分区专员巴什拜捐献牛羊8000只,用于购买飞机一架。图为巴什拜与赴朝慰问团团员握手。 抗美援朝纪念馆 供图
290余万,这是先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总人次。而他们的背后,则是四万万同胞和960万平方公里家园。为同胞守护家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不可战胜的人民之师,正义之师!
崇尚革命英雄主义、秉持革命乐观主义、信守革命忠诚精神的威武之师
革命英雄主义
1950年10月25日,即志愿军首批作战部队入朝后的第六天,在温井两水洞地区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枪。给敌人以迎头痛击的将士们践行了他们的出征誓言:“要打好出国作战第一仗,为祖国争光!”
10月25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
出征前夜,心潮澎湃的炮兵第1师第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趴在煤油灯下,写下“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大后方的作曲家周巍峙将改过个别字句的该诗谱写成《打败美帝野心狼》,后被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图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词曲手稿(复制品)。 江宏立 摄
唱着战歌,英勇的志愿军将侵略军一路南逼,粉碎了敌人“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企图。
三次赴朝的作家魏巍,在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记录了壮烈的松骨峰战斗。志愿军第335团3连在人员伤亡较大、粮弹殆尽的情况下,毫不畏惧,所有能战斗的人员包括伤员,带着满身的火焰,奋勇扑向敌军,用枪托、刺刀、石头,甚至牙齿与敌人展开殊死肉搏。“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从此,祖国人民把一个崇高的称号——“最可爱的人”,送给了志愿军全体将士。
作家魏巍依据松骨峰战斗中的英雄事迹,写成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江宏立 摄
“最可爱”的3连士兵们,被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授予了“攻守兼备”锦旗。这面锦旗,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战旗方队百面荣誉旗帜中的一面。今天,身披荣光的“攻守兼备”锦旗就挂在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展墙上,接受人们的瞻仰。
图为“攻守兼备”锦旗。 江宏立 摄
观众若想更直观地感受战争之激烈,那就去参观辅助陈列“鏖战上甘岭”:当年阵地上的炸弹片、嵌有弹片的树木、夹杂着弹头与弹片的碎石粉末、带血的棉衣等文物一一展陈。“敌人向这块不足4平方公里的高地投入3000余架次飞机,发射炮弹190多万发,投掷炸弹5000多枚,把山头削低了2米,石土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张校瑛副馆长讲解道。
上甘岭阵地上,有一面屹立不倒的战旗,上书“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在志愿军与强敌浴血奋战的43个昼夜里,这面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旗上,留下了381个弹孔,火力之密集在世界战争史上堪称罕见。
战旗已褪色,而它承载的“上甘岭精神”则永不褪色,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胜利的奉献精神;不屈不挠,团结战斗,战胜困难的拼搏精神;英勇顽强,坚决战斗,血战到底的胜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