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6 西和歇台民国时赈修甘陕公路残碑
从“至武蜀者沓来”之句可知,这里是通往武都和蜀地的古道。碑中相关人员信息史无记载,但“华洋赈灾会”有短史记载。黄家杨撰写的《华洋义赈会:一个不该被遗忘的慈善组织》载:“该组织是民国时期,众多民间慈善社团中, 救灾成效最大、救灾经验最成熟,对后世最具借鉴意义的慈善组织。1906成立到1935年,华洋义赈救灾总会的下属会员,有十余个之多,包括山东、河南、湖北、陕西、江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1928年西北旱灾,华洋义赈会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在关中修筑了包括西兰公路(沟通陕西、甘肃两省省会)在内的多条公路。原来自西安至兰州,交通十分不便,单程需18天,公路建成后,只需要3天。”从这方残碑和相关记载可知,至民国时此道依然为川陕之要津。
结束语
甘肃成县二郎境内新发现遗迹,通过文献与遗迹两相佐证可知,泥功山、安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仇池古国控扼的重要要砦,“下辨道”作为政区名又是道路名,是祁山道连接沮道的主要通道,唐代宗大历年间波斯商人和唐肃宗乾元年间杜甫陇右行及唐末黄巢农民起义敦煌归义军往来蜀地均途经于此。
责任编辑:李梅
校对:张亮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