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技能贯穿人生
帮他打破职场天花板
2007年,师北宸正在读大三,当时竞选社团会长,社团的指导老师希望他能交出一份让她满意的工作总结,以此来证明他的能力。
作为一个毫无写作经验的理工生,要是让他写写代码那倒是小事一桩,写工作总结这个考核任务差点就成为他放弃竞选的理由。
但冷静下来想想,师北宸发现,工作总结这类书面写作贯穿了整个人生,逃避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于是他一边思考一边敲着键盘,在几番修改之后将这份工作总结交了上去,如愿当上了会长。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开始重视写作,也在刻意地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
他在译言网上翻译《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英国金融时报》、《彭博商业周刊》等国际知名媒体的科技文章,前后一共翻译了 100 多篇文章,每天订阅50到60个英文网站,仔细研读。
他坚信:输出才是最好的输入。在他的经历里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在尝试写专栏2个月后,师北宸就被网易科技邀请开设专栏。
再然后,他成为了纽约时报中文网、FT中文网、虎嗅、36氪等知名媒体平台的特约专栏作家。
师北宸在虎嗅、36氪上的主页
从一名在校大学生到国际知名媒体专栏作家,你觉得需要多长时间?
这条路,很多人需要花上10年才能走完,但师北宸只花了3年时间。
2013年年初,凤凰财经中心给他发来了一封邮件,邮件内容是:我们正在寻找科技频道负责人,我经常看你的专栏,你有兴趣聊聊吗?
本来,想成为凤凰网的主编,普通人需要从实习记者开始,至少经历五六道关卡考核,耗时至少十年才可能有机会去应聘,然而师北宸直接跨越这些难度系数极高的条条框框,成为了当时凤凰科技最年轻的主编。
在此之前,他从未有过媒体从业经验,也没有特别亮眼的职场履历。
写作能力为他打通了职场的天花板,让他用短短几年时间就达到了别人很难达到的高度。
换个行业
写作依旧能为人生打开捷径
2015年,师北宸辞去了凤凰网主编的职位,以合伙人的身份成为一名公关人。
即使是转换了行业,写作这项技能依旧为他的职业道路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