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代表团的舞龙表演点燃全场热情
图为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踏歌而来,现场爆发的热烈掌声将开幕式气氛推向高潮
实际上,1991年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的身影就活跃在赛场上。
1999年以来,香港、澳门已连续组织观摩团参加了7届盛会。
我们发现,这届运动会期间,香港代表团参加毽球、民族武术、龙舟3个竞赛项目以及舞龙表演项目。澳门代表团参加民族武术竞赛项目和舞狮表演项目。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参加押加、射弩、民族健身操3个竞赛项目以及2个表演项目。
这真是,两岸同属一家人,中华民族一家亲!
期待各民族同胞的精彩比赛。
第二个不一样,就是首次实现56个民族的运动员都能参加全部项目。
自1953年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这场四年一度的相聚已上演12回。本届运动会集体项目和参赛范围继续扩容,汉族运动员参赛首次扩大到个人项目。
这届运动会既设置竞赛项目,也设置表演项目,充分体现群众体育的办赛精神。
图为演员们在开幕式上表演节目
赛事延续自2011年第九届运动会上取消金、银、铜牌,改设一、二、三等奖的传统,在保留适当竞赛性的基础上淡化锦标,尤其突出群众性和参与性。
用本届运动会组委会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潘岳在开幕式致辞中的话讲,就是“民族团结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最高荣誉”!所以,运动会的金牌,应该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这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人文主义底蕴,有利于各族儿女以运动会为契机,深入交流交融,共筑民族团结。
第三个不一样,就是通过这个民族大联欢的舞台、中华一家亲的盛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在深入人心。
我们看到,最近这几年,中央越来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
图为演员们在开幕式上表演节目
要知道,作为一项重大原创性论断,从2014年5月*提出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2018年3月,“中华民族”这一表述首次写入我国宪法,再到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在不断走深走实。
我们发现,历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都突出文化交流交融和民族团结互助。运动会作为我们各民族情感相依的纽带,让每个国人的手越牵越紧,心越靠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