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从古至今,便是一种伟大的情怀。
无论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无论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还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可昭日月的爱国之心,皆让人动容。
然而,不是每一位爱国者都有一展宏图的机会。
拿苏轼来说,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其志愿,反而差点断送在乌台诗案。
陶渊明、李白皆是如此,所以说,爱国不仅需要能力,还需要机会。
下面这位作者也是受这种心态的苦恼:想仕途,无路可走;
想归隐,心不在此。
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对于爱国者而言,实在是折磨。
灞原上的风雨已经就此停歇,傍晚的时候看见大雁频频飞来。纷纷乱乱的落叶,这是他乡的树。寒灯闪烁,唯独照睡不着的人。寂静的空园,有一滴又一滴的白露点缀。同样客居荒野的出家人是我的邻居。住在郊外柴门已经很久,不知道何年能进用此身。
首联是正常的景物描写,作者一人聆听风雨,风雨初歇,仿佛作者的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大雁成群而过,作者孑然一身,置身荒凉,怎能不让人觉得寂寥。
颈联直抒胸臆的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落叶飘零树下像极了自己客居他乡,晚上清寒,连灯都是那么冷。
寂静的夜,漫长的夜,作者深感度日如年,辗转反侧。
同时,这两句也是千古名句,无论是思想感情还是用字技巧,都无可挑剔,写的甚为精彩。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作者所处周边之萧瑟:空空的园子只有滴滴白露,隔壁的邻居又是个出家人。
出家人四大皆空,习惯了不言不语。可以说,这种有人为伴却无法沟通的情况,更让作者忧郁。
尾联,是常用的双关写法,作者看似是写凄凉风景,实际上是感叹自己的命途多舛:空有一腔抱负,却无用武之地。
最后一句的疑问,或许永远也不会有答案。
*编辑:白昼奶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