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我怀揣北江中学高三级数学竞赛第一名的自信,参加高考。毕业成绩,我哪门不是90分以上?老师同学都断定我是准大学生。
我的母校——广东北江中学
直到苦盼全部录取通知书派完,我才相信落榜了,伤心的泪珠嗒嗒地滚落枕巾。
随后,我当农场知青5年,再做纸厂布厂操作工8年。车间出墙报发现我是好手了,但领导不予培养:员工外出学艺我没份,维修工也轮不到我!
是什么,老断送我的前程?说真话的人对我讲:“只可惜你投错了胎!”
我才悟出命途多舛之因:广州“五反”诉永大药行大量走私时,老板已出逃新加坡。父亲身为雇佣经理,被判刑十年。
我有位农友兼学弟,退休前是某工厂办公室主任。工厂*他负责清理人事档案,不经意间看见自己档案袋里有张1965年的《不予录取审批表》。
表上母校签了意见:“他与地主家庭没有划清界线,建议不予录取。”市的省的招考办依次同意,都加盖了公章。
几位干部当即围过来看:七月高考,“不予录取”的意见五月便盖了公章!那"疯狂岁月荒唐事",的确存在啊!
这位农友兼学弟低我一届,成绩优秀,其姐还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呢,尚且被“一刀切”不予录取,何况我?终于明白众多“黑五类”子弟高考落榜之谜了。
首次抉择春雷,终于在严冬的末日炸响!1978年11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春风劲吹,韶关市街头贴出了从干部和工人中招考中学教师的启事。
招考教师的启事,当年就张贴在风采楼脚
我瞪大惊喜的眼睛,镇住剧烈的心跳,决定报考!机会从天而降啊,而且再不是“唯成份论”了。出生家庭无法选择,但人生之路可以掌控!
我权衡过:留在布厂操作机器,我靠踏实工作,充其量是提质增效;而去当语文教师,我凭知识阅历教法,能争取学生欢迎,而且喜爱这份职业。
经过征询家人意见,走访朋友和母校老师,我最后铁了心报考语文教师。虽然时间紧迫没有复习准备,但我因笔试成绩名列前茅而被录用了!
我们这批教师,1979年经短期培训后便上岗。就这样,凭自主的人生抉择,我从普通工人转身为编制教师。
韶关市第二中学实验楼
我心底默念着:亲爱的祖国啊,伟大的党!你的哺育之恩,我今天才找到最好的回报方式,那就是涓涓不息地把知识泉流注进学生心田!
你可能会说,我是冲着教师工资高去的吧?错!80年代各行业待遇差不离。我还是领原工资38元/月(轻工二级),我只是喜欢自由发挥的职业。
我校同为招考来的一位英语教师,深感教学辛苦工资低,数月后便要求退回原仪表厂。不知如今他后悔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