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地处里下河腹地,河网密布、沟港纵横,风光秀美,素有“水乡明珠”之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底的菱熬过了一冬,初春时萌发生机,一个个小三角边缘带齿的菱叶,组成碧绿的圆盘,争先恐后地钻出水面。起初还疏疏朗朗,不久就平展开来,密密匝匝、严严实实把河塘涨满,菱叶被支棱得翘起来,没有一丝缝隙。一到夏天,翩然绽放出一丛丛白色、淡红色小花,镶嵌在碧绿的菱盘上。小花古朴、端庄,淡香清冽,犹如一幅养眼的水墨画。花谢以后,水面上平平静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可水下的菱盘已悄然孕育出累累硕果,小鲜菱弯弯的,像两只小小牛角连在一起,十分漂亮可爱。长大成熟以后,就是人人心仪的鲜美果实。
有句俗话叫“七菱八落”,说的就是菱角农历七月成熟、八月落柄。这时的菱最饱满、甘甜、清脆、汁多,故有“八月中秋菱角肥”之说,也是采菱的最佳时节。中秋临近,妈妈和邻家女子,各自坐着一只大脚盆,两手划水,向河中慢慢移动。脚盆在水面上一字摆开,一只手掀起一棵棵水淋淋的菱盘翻过来,根须上挨挨挤挤地挂着好多菱角;采摘“头朝菱”专挑个大、丰满的,另一只手两指轻轻一掐采撷下来,再把菱盘原样地放回水里。身边的一棵棵菱盘采摘完了,拨开菱盘,再小心翼翼地划水前行。妈妈完全沉浸在“争多逐胜纷相向”的快乐里,哪管我在岸上嘴馋急得直跳脚,难怪古诗里说“采菱不顾马上郎”了。
菱,又叫腰菱、水栗、菱实,形状有两角、三角、四角和无角之分。我老家的菱有两只又粗又弯的水牛角,色泽鲜红,叫水红菱。这种菱适应性强,不用施肥,不用除草,一只老菱落进河床里能自己进入淤泥,来年生根发芽,长出一千个头来,叶绿如芭蕉,河塘又是翡翠一片,故称“菱千头”。红菱个头大,生吃鲜嫩、壳薄、肉厚、清甜、爽口,外观形如元宝,很讨人欢喜;熟吃老菱,肉大、质白如玉、粉而不腻、甘甜味美,为菱中之佳品。
中秋节的晚上,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一起,仰望着明晃晃的圆月,剥吃水灵灵的“中秋菱”。奶奶说,红菱象征洪福,孩子吃了会更加“聪明伶俐”。我信以为真,将剥好的菱肉扔进嘴里,细细咀嚼,脆生生、甜滋滋的,清香甘醇,满口生津 。已经吃饱了,又吃了好几个,希望多沾点“灵气”,将来读书更加聪明。
岁月轻轻划过,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又是中秋节、又到红菱飘香时……
“宁品读”专栏投稿请发至shcnwx@163.com,并注明姓名、联系电话,一经发布,稿费从优。
来源:上海长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