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人送外号“大衣哥”,山东菏泽单县朱楼村人。
1969年11月,朱之文出生在菏泽一户贫苦的农民家中。用他村里人的话说,“在他们朱楼村500多户人家,朱之文家的困难程度不是倒数第一,也超不过倒数三、四。”
朱之文家中一共有兄弟姐妹七人,2个哥、4个姐姐,他是老小。
幼年贫苦的朱之文
在他小学二年级还没读完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为积劳成疾去世了。由于家中实在是困难,未满10岁的大衣哥也就因此辍学。
而他的哥哥、姐姐们陆续地结了婚、嫁了人,大哥、二哥也分了家。从此,朱家老宅中只有大衣哥跟老母亲相依为命。
家中困难,幼年丧父,可以说,大衣哥的童年是十分贫苦和艰难的。
成名之后,有钱了的朱之文竟然喜欢上了收藏。
而他的藏品很奇怪,竟然都是些他小时候的农村赶大集上卖的泥娃娃、瓷娃娃,还有各种小人书。
朱之文的奇怪收藏
大概这是一种对幼时的心理补偿吧。
小时候的他看到同村的孩子下学之后,都有瓷娃娃抱、小人书看,而他只能穿着哥哥、姐姐穿剩下的破鞋子、补丁衣服,眼巴巴看着。
当其他小朋友都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朱之文每天只能跟妈妈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但就是在如此的困苦之中,大衣哥仍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唱歌。
用大衣哥的说法就是:“苦中作乐。”
“三大嘴”朱之文
被村里人嘲笑的大衣哥上世纪90年代,朱楼村出了一个“有名”的大嘴小伙子,有事没事就在那里自己唱歌。
这个有点唱歌魔怔的小伙就是——朱之文。
当时村里的朱之文唱《彩云追月》、济公的主题曲《鞋儿破帽儿破》、老版三国演义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等等各种经典老歌。
而在那时,这些歌可都是时髦的歌曲。
大衣哥闲下来的时候唱,喂鸡的时候唱、下地的时候唱,虽然唱得不错。
但在当时的同村人眼里朱之文就是个笑话一样,甚至称他为村里好吃懒做、只会瞎唱歌的“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