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中的“可怜”是什么意思?
在现代汉语中,“可怜”一般有三种意思:一是值得怜悯,做形容词。例如:他太可怜了;二是怜悯,做动词。例如:他可怜小张;三是(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例如:这个数字小得可怜。当然,在古代汉语中,表示这三种意思的用法也是常见的,这里就不再举例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中的“可怜”,绝对不是“值得怜悯、怜悯”的意思,更不是“(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的意思。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它作形容词用,是“可爱;令人喜爱;值得敬重”的意思。
要想弄清楚“可怜天下父母心”中的“可怜”的真正意思,就一定要从“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具体语言环境来分析确定。
“可怜天下父母心”,出自慈禧太后的《祝母寿诗》: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首诗的意思很直白,不用翻译也可以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意思。
从全诗来看,说的都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心。“父母心”是天底下最真诚、最无私的,这一点,从全诗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来。父母对子女最真诚、最无私的关爱之心,是最可爱、最令人敬重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是一个判断句。它的一般语序应当是:“天下可怜父母心。”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天底下最值得敬重的就是父母对儿女关爱的情感。”正因为此,儿女对自己的父母必须尽心尽力孝顺才是,绝对不能辜负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古代汉语中,形容词“可怜”是“可爱”的意思的例子是有很多的,这里再举出三个例句来。
《乐府民歌•焦仲卿妻并序》: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女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白居易《长恨歌》:
“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