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壈咏怀的意思,秋晚江上遣怀的意思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3 01:44:53

【前言】

在中国茶文化史中,卢仝《七碗茶歌》是与陆羽《茶经》并称的经典,开创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饮茶模式。卢仝的七碗茶是一种怎样的饮茶方式?《七碗茶歌》又有着怎样的精神内涵?

坎壈咏怀的意思,秋晚江上遣怀的意思(1)

坐落在河南省济源市思礼村的“茶仙”卢仝塑像

唐代诗人卢仝(约775—835年),乃“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后代。他出身贫困,少有才名,自号玉川子,年轻时曾隐居少室山读书,颇有拯世济民之志,但终生未仕进。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被后人誉为茶诗一绝,千古流传,也称《七碗茶歌》《玉川子茶歌》,对其后的茶文化发展和茶诗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阳羡新茶的情谊】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主要叙写喝茶的体验,而且把重心放在精神层面。开篇从寄茶写起: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坎壈咏怀的意思,秋晚江上遣怀的意思(2)

坐落在河南省“茶仙”卢仝文化苑的卢仝诗词雕塑作品

唐代中期,常州的阳羡紫笋、湖州的顾渚紫笋成为贡茶,“有唐茶品,以阳羡为上供”(《茶事拾遗》)。诗题中的孟谏议即孟简,曾任谏议大夫、常州刺史等。卢仝与孟简交情甚深,曾游其幕下。此时孟简任常州刺史,他利用职务之便给隐居山中的卢仝寄了一块刚制好的阳羡茶饼,包裹在白绢做的袋子里,袋子表面盖了三道官印,以示郑重,足可见卢仝在孟简心中的地位。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卢仝还在熟睡,懒散颓放,正见山人本色。他轻轻摩挲阳羡茶饼,满溢着钟爱之情,这正是一位嗜茶者的态度。卢仝接着回笔写阳羡茶: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坎壈咏怀的意思,秋晚江上遣怀的意思(3)

明 丁云鹏《卢仝烹茶图》

惊蛰后的阳羡山中,茶树在温煦的春风中绽开了金黄色的嫩芽,这正是皇帝要喝的紫笋茶,连其他花草都不敢抢在茶树发芽之前开花。茶农要及时采摘嫩芽,蒸焙成茶饼后立刻包装准备运到京城。卢仝的笔法颇为巧妙诙谐,既显示天子的权威,又有调侃揶揄之意。如此精美的贡茶只有皇帝和权贵能够享用,现在却到落魄的山人手里,卢仝充分感受到这块茶饼的珍贵和友情的深厚,虽未言谢,而谢意尽在言外。

【从寒士到游仙】

面对朋友的盛情,卢仝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接受并享用: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卢仝独处山中,寂寥孤独,阳羡新茶来得正是时候。“纱帽笼头”,表明了他的随意和急切,成为后代文人煎茶的经典造型。这里的纱帽可不是官帽,应该是一种纱巾做的软帽。一碗清雅澄澈、馥郁芬芳、浮着细小泡沫的茶汤煎好了,果然是好茶!于是开始品饮: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前四碗写出了卢仝作为寒士的不平和牢*。卢仝自称山人,其生平行迹应该属于寒士阶层。林庚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作家大都属于‘士’这一阶层。‘士’多是中下层知识分子,他们身份寒微,生活困苦,也即我们所称的‘寒士’。”(《中国文学简史·导言》)卢仝终生未入仕途,他密切关注现实,对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多有抨击,对下层民众颇多同情,这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所谓“孤闷”,包含着寒士寥落之感。枯肠中搜出五千卷文字,又于困顿中显示出对自己才华的自负,字里行间颇有狂狷兀傲之气。第四碗是作者着力之处,寥落山中,卢仝胸中的块垒正要找一个宣泄的口子,此时几碗茶汤下肚,出了一身轻汗,总算把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从毛孔中发散出去。在这里,热茶遇上了诗心,成就了本诗的第一个文化人格——兀傲不平的寒士。

坎壈咏怀的意思,秋晚江上遣怀的意思(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