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I 漫小漫
公元1125年十月的某一天,在淮河地界,一艘官船正在前往京都的路上,忽然暴雨倾盆,波涛惊岸,伴随着一声啼哭,陆宰的第三个孩子——陆游出生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词人。
陆游祖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在当地也算名门望族、更是江南藏书世家。
生长在两宋之交的他,在两三岁时,就目睹金兵攻陷帝都汴京,宋徽宗和宋钦宗更是被掳。一时朝廷内乱不止,百姓流离失所。当时还是转运使的父亲,也因政见“主战”,被弹劾去官。满目疮痍的景象,重重地刻在了他幼小的心灵之上。
这奠定了陆游一生热血报国的志向,却也成为他一辈子倒霉透顶的根源。
01
艰难的科举
跟随父亲返乡的陆游终日在家中的藏书楼里看书,读得很是疯狂,用他自己的话说,叫“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他还特别爱读兵书,读完了就在院子里有模有样的练剑,读书多少年就练了多少年。
1140年,16岁的陆游便开始参加科举,两年后,抗金名将岳飞被害。宋、金两国签订和议,朝廷内外主和派当道。主战的陆氏家族及同僚们被进一步打压。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陆游一直考到29岁这年,才得到个两浙的第一名,但却在进一阶的考试中放榜无名,是他没有真才实学吗?当然不是,只因他得罪了一个大人物——秦桧。
原来这个“第一名”原本应该是秦桧之孙——秦埙的,虽然公正的主考官并未受其左右,执意将陆游定为第一名。但秦桧还是在后面的考试中,安排人将陆游刷掉了。除了这个原因,陆游喜欢发表“恢复中原”的举动,也让他被当成刺头而被打压。对陆游来说,科举这条路,到这便算是断了。
好在后来继位的宋孝宗一度热衷北伐,不仅为岳飞平反,还欣赏陆游才华任命他为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也算是了了他考取功名的夙愿。然而好景总不长,随着北伐的迅速溃败,绝不服软倒戈的陆游因坚持“主战”,连遭排挤弹劾,免官后被迫黯然返乡。
02
凄美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