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料上看,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四次来到泰安,但却一次也没有登过泰山,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其背后是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
其实,从*这四次途经泰安的目的和时间来看,前三次*去往泰安,都是为了工作去的,其中除了1952年那一次,*曾经短暂地下过火车溜达了一下,其余两次他连火车都没有下。
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没有时间,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不断,而在此之前,没有人知道如何才能带领我们的国家走上一条康庄大道,即使是*,他也只能“淌着水过河”。
因此,这也是*时刻忧心的问题,*四次前往泰安,其主要目的都是关心当地的经济发展,农业民生问题,而除了第四次,他每次都是在车上和泰安当地的领导开的座谈会,可见其时间之紧张。
而第四次前往泰安的时候,*心中依旧挂念着当时政策的消极影响,加之当时他年事已高,身体情况早已经大不如前,即使有时间,也再没有精力去登泰山了。
这是最多人认可的*四次去泰安却不登泰山的原因,一是没有时间,二是的身体情况不允许。
但是还有一种说法,认可度也比较高。
根据记载,国民政府存续期间,*和张治中颇有交情,张治中祖籍湖北,而黄山就坐落于此。
据说当时张治中曾多次邀请*一起登黄山,*也曾向他询问过黄山上有没有车路,汽车能不能开到山顶的问题。
而张治中回答说:“坐不了汽车,只能坐滑杆。”
也正是这一句话,彻底打消了*登黄山的念头,当时的*身体情况不好,而汽车又不能开到黄山顶上,想要登顶黄山,只能靠坐人力拉的滑杆,这对*来说,是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
因为他一生都致力于将劳苦大众从压迫中解救出来,而在他看来,坐着滑杆游览美景,无疑也是一种压迫的行径,所以他对张治中的提议断然拒绝。
1959年9月,*曾经视察安徽,张治中也是随行人员之一,他再次建议*登黄山,一览美景,*再一次拒绝了。
在随后的谈话中,*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说道:“要登山,这就是我的滑竿。”
也是直到此刻,张治中才明白,*为何不愿登黄山的原因。
晚年张治中回忆这件事时,也曾感叹当时是自己的觉悟不够,才让*几次点拨他。
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合理推测,*不愿登泰山的一个原因,也是不愿坐人力抬乘的滑杆,因为泰山山势雄奇,较之黄山有过之而无不及,*考虑登黄山时尚且不愿坐滑杆,那么如果要登泰山,当然也是不愿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