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同学家长私信我说,孩子在家里上网课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做笔记,总是看到哪写到哪,到最后杂乱无章,笔记也随手丢到一旁,再也不看,那么本篇文章就让笔者教给大家一些在课堂上做笔记的方法,可以教给孩子,对家长在平常需要记忆东西的时候也很有用。
就是把课堂上讲的知识,尽可能地全面记下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语文、科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特点是:内容比较散,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不很强,而且各部分的内容的重要性和份量比较平均,如果记录不完整,容易产生不连贯、不全面、散架子的现象。
- 略记:
只记录主要内容,次要内容略去。
这样,可以省出时间来思考问题。这种方法适用于数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特点是:前后内容紧密联系、逻辑性强,公式方程等各种关系式较多,因而只要掌握关键内容即可,其余问题可由此推出、迎刃而解。至于公式的推导过程更不用详记,只要把推导过程中关键使用的定理等记下即可。
- 课堂笔记整理七法则
- 1、忆。
“趁热打铁”,课后即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信息。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
课堂上所作的笔记,因为记录速度跟不上讲授速度,常有缺漏。课后就应把缺漏补上,使笔记完整。
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它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特别要注意与解答课后练习、课文重点有关的内容和修改。
以文字(最好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例如,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是作品(课文)分析类,哪些是问题质疑、探讨类,哪些是课后习题解答类等。为分类摘抄作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
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有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笔记的先后顺序。
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简明扼要。
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本上,或者一本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不仅会对日后复习、使用带来方便,而且很可能是一套有价值的资料。
以上方法教给孩子,就可以让孩子在课堂上能够有效的进行做笔记,杜绝杂乱无章,记笔记不如不记的情况。
(本次先分享到这里,以后笔者会分享更多关于亲子教育、专注力和记忆力方面的相关知识,与君共勉~~欢迎评论、 点赞、关注,以后不迷路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