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演讲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六(18)中队的裴骁,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大家发表以“文明”为主题的演讲。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承载着人类智慧与精神的升华;是民族精神的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更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准则。
文明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校园里,那一声温暖而真诚的问候,如同一缕春风,传递着友善与关怀;在走廊上,一次礼貌的让行,彰显着我们的谦逊与素养;课堂上,一份全神贯注的专注,是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望;图书馆里,一片静谧的宁静,是对知识殿堂的敬畏与守护。
作为新时代的博·雅少年,我们肩负着传承文明、创新文明的重任。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尊敬师长,以感恩之心聆听他们的教诲;友爱同学,用真诚的情谊温暖彼此的心灵;诚实守信,让正直与善良成为我们的名片;勤奋学习,以知识武装自己,为文明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我们要爱护校园环境,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绽放生机;遵守校规校纪,展现出我们良好的校风校貌,让文明成为校园里最亮丽的风景线。
文明,还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是他们给予我们生命,陪伴我们成长;感恩老师的教诲,是他们用智慧和爱心点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感恩同学的帮助,是他们在我们困难时伸出援手,给予我们力量。最后,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守护者,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政述评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小学教师刘亚涵。今天,我时政述评主题是《科技引领未来 少年共筑强国梦》。
2025年,全球科技浪潮奔涌向前,中国正以创新之力迈向科技强国新征程。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既是科技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未来建设的参与者。
2025年,量子计算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其运算速度远超传统计算机,为解决复杂气候建模、药物研发等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工具。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领跑全球。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城市管理系统惊艳世界,杭州“城市大脑”项目实现交通拥堵率下降40%。嫦娥探月工程迈入新阶段,“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南极水冰样本采集,为人类建立月球基地奠定基础。这些成就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坚守,更是“科技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
科技不仅高悬于实验室,更融入日常点滴。2025年,北京、上海等城市试点无人驾驶公交系统,学生可乘坐智能车辆安全上学,车内AI助手还能根据个人学习计划推送知识点。在医疗领域,AI辅助诊断系统覆盖全国90%的三甲医院,误诊率降低至0.3%以下;基因检测技术普及,让“个性化健康管理”成为现实。这些变化告诉我们:科技的温度,在于让每个人共享发展成果。
面对科技浪潮,我们并非旁观者。2025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一名小学生设计的“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获国家专利,用创意解决环保难题。这也启示我们:创新无关年龄,关键在于保持好奇与探索之心。我们应从小培养科学素养——学习编程时理解算法逻辑,观察星空时思考宇宙奥秘,甚至通过校园“AI实验室”动手实践,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2025年的科技画卷正徐徐展开,深空探索拓展人类边疆,人工智能重塑社会形态。作为新时代少年,让我们以“强国有我”的信念,脚踏实地学习,仰望星空追梦。愿我们今日埋下的科学种子,在未来成长为撑起民族复兴的参天巨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