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诗词
在浩渺的中国古代诗词中,宋末诗人谢枋得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其诗作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学价值,更映射出时代的沧桑巨变与个人的高尚气节。谢枋得生活于宋末元初,那是一个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时代,南宋王朝在蒙古铁骑的冲击下摇摇欲坠直至覆灭。
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状,谢枋得始终坚守爱国之志,以笔为剑,以诗明志,其作品饱含对国家的忠诚、对百姓的悲悯以及对自我操守的执着。以下将深入赏析他的三首经典古诗,探寻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深刻内涵。
一、《武夷山中》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讲解——
这首诗开篇便直抒胸臆,“十年无梦得还家”,一个“无梦”,道尽诗人离家之久与归家之难。十年间,南宋局势急剧恶化,诗人投身抗元斗争,四处漂泊,有家难回,连在梦中都难以踏上那片熟悉的故土,其心中的思念与无奈如汹涌暗流。
“独立青峰野水涯”,描绘出诗人孤独伫立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画面,“独立”凸显出他的形单影只,而“青峰”“野水”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这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他在这乱世之中,如孤峰独立,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天地寂寥山雨歇”,进一步渲染环境的寂静,山雨初歇后的天地间一片静谧,这种静谧中却弥漫着压抑与沉重,恰似当时南宋灭亡后的死寂氛围。此时,诗人笔锋一转,发出“几生修得到梅花”的喟叹。
梅花,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与不屈。诗人以梅花自比,感慨自己要历经多少磨难修行,才能拥有如梅花般在寒冬独自绽放、傲然不屈的品质。此句既是对自我的勉励,也是对高尚品格的向往与追求。
二、《别老母》
母年九十儿七十,一度相看一度悲。
劝母加餐自加饭,白头双送黑头儿。
——讲解——
这首诗以质朴无华的语言,书写了世间至深至切的母子离别之情。“母年九十儿七十”,简单的数字罗列,便勾勒出一对暮年母子的形象,九十岁的老母亲与七十岁的儿子,都已步入人生暮年,生命的余晖在风雨中摇曳。“一度相看一度悲”,每一次母子相见,都伴随着无尽的悲伤,这悲伤中既有对彼此衰老的无奈,更有即将面临离别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