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爱祖国的古诗词6句,热爱祖国的诗词六个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4-16 14:18:12

一、《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末年,山河破碎,风雨飘摇。文天祥以科举入仕,却逢乱世,在艰苦卓绝的抗元斗争中,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他的一生,如风中飘絮般身不由己,似雨中浮萍般漂泊不定。“惶恐滩”“零丁洋”,不仅是他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更是他内心痛苦与孤独的深刻体现。然而,面对死亡的威胁,他毫无惧色,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展现出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和对国家的忠诚不二。这份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境时坚守正义,勇往直前。

二、《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一生渴望收复中原,实现国家统一,却始终未能如愿。临终之际,他心中唯一的牵挂便是国家的命运。“死去元知万事空”,在生命的尽头,他对个人的生死已看得很淡,但“但悲不见九州同”,未能亲眼见到国家的统一,成为他心中最深的遗憾。“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他对儿子的临终嘱托,也是他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盼。这份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令人动容,让人感受到他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和对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三、《满江红·写怀》——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这位南宋的抗金名将,以其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坚定的爱国信念,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这首《满江红》,便是他内心壮志豪情的真实写照。“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尽显他对金兵入侵的愤怒和对国家沦陷的悲痛。“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南征北战,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却将功名视如尘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既是他对自己的鞭策,也是对后人的劝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他对靖康之耻耿耿于怀,一心想要报仇雪恨,收复失地。“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豪迈的誓言,展现出他无比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整首词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战斗精神,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四、《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战争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将士们身经百战,铠甲都被磨穿了,但他们的斗志却丝毫未减。“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达了将士们不打败敌人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们甘愿为国家的安宁和边疆的稳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五、《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盛世急转直下,国家陷入了战火纷飞的动荡之中。杜甫,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沦陷,城池破败,虽然山河依旧,但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荒草丛生的凄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因感伤国事,看到花开反而落泪;因思念亲人,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持续了很久,家人音信全无,一封家书显得无比珍贵。“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因忧愁而频频搔头,白发越来越少,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对国都沦陷后破败景象的描写,以及对自己内心痛苦的抒发,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

六、《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明月依旧,边关依旧,然而,战争却从未停止。从秦到汉,无数的战士奔赴边疆,踏上万里长征之路,却有许多人再也未能回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两句诗跨越时空,将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残酷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多么希望能有像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来保卫边疆,抵御外敌入侵,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戍边战士的同情。

七、《金错刀行》——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陆游,一生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这首《金错刀行》,借宝刀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宝刀金错玉装,光芒四射,象征着诗人的雄心壮志。“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诗人年近五十,却仍未建立功业,他提刀独立,环顾四方,心中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惆怅。“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在京城,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奇士,他们意气相投,相约生死与共,共同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诗人渴望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一片丹心报效国家。“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他回忆起从军的经历,那南山的皑皑白雪,依然历历在目。“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最后,诗人发出了强烈的呼喊,楚国虽然只剩下三户人家,却能灭亡秦国,难道堂堂中国就没有人能收复失地吗?这句诗充满了自信和豪迈,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八、《塞上曲二首·其二》——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汉军在阴山与胡人作战的壮烈场景。“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汉军的旗帜飘扬在阴山之上,他们决心将胡人彻底击败,不让一个胡儿逃脱。“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一生报效国家的坚定决心,认为只要能为国家效力,即使战死沙场也无怨无悔,不必像班超那样一定要活着回到玉门关。这种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令人敬佩不已。

九、《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一隅。朱敦儒登上金陵城楼,极目远眺,只见万里夕阳西下,大地被余晖笼罩,长江滚滚东流。“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这几句词描绘出一幅萧条冷落的秋景,也暗示了国家的衰落。“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中原沦陷,贵族官僚纷纷逃亡,国家何时才能收复失地呢?这句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恢复中原的强烈渴望。“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诗人请求悲风将自己的泪水吹到扬州前线,表达了他对前线战事的关切和对国家的无限深情。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满了浓浓的家国情怀。

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代宗广德元年春天,杜甫在梓州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欣喜若狂,写下了这首被誉为“生平第一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诗人在剑外突然听到这个喜讯,激动得泪满衣裳,多年的忧愁和痛苦一下子烟消云散。“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看妻子儿女,他们也一扫往日的愁容,诗人高兴得胡乱卷起诗书,欣喜若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在这美好的日子里,诗人放声高歌,开怀畅饮,想着在春天的陪伴下,一路回到故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归心似箭,想象着自己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而下,然后经襄阳回到洛阳。整首诗情感真挚,节奏明快,充满了喜悦和欢快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听到胜利消息后的激动心情,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平统一的热切期盼,洋溢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关于热爱祖国的古诗词6句,热爱祖国的诗词六个字(1)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