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以其馥郁芬芳的香气和清洁高雅的形态,被誉为“花中君子”。
五首经典的兰花诗,不仅展现了兰花独特的魅力,更传递了古人对君子品质的赞美与追求。
一、初识兰花:清新脱俗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魏晋·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
解读:幽兰生长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风。清风轻快习习至,杂草香兰自分明。
前行迷失我旧途,顺应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应归去,当心鸟尽弃良弓。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描绘了一幅兰花在庭院中静静生长、等待清风拂过的画面。
兰花不张扬、不媚俗,正如君子般内敛而深邃,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二、兰花之情:高洁坚贞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唐·韩愈《猗兰操》
解读:兰花他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人身不去采摘兰花却好像它仍然佩戴在身上,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
如今政局大变,为什么竟是这样呢!日复一日啊年复一年,我依旧行走四方。
看到隆冬严寒时,荠麦却正他始茂盛地生长,一派生机盎然。既然荠麦能无畏寒冬,那么不利的环境对我又有什么影响呢?
荠麦在寒冬生长茂盛的特性,是它所特有的。君子在世间所遇到的困难,也是他所可以克服的。
一个君子是能处于不利的环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兰花高洁坚贞,即使无人采摘佩戴,也依然保持其独特的香气和姿态,这种高洁的品质,正是君子所应具备的。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君子应如兰花般保持独立和自尊,不为世俗所动摇。
三、兰花之香:馥郁芬芳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宋·苏轼《题杨次公春兰》
解读: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
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
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让人不敢把它戴在头上佩在身上来亵渎他。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苏轼将兰花的香气与幽深的山谷、茂密的竹林相结合,又对比兰花与艾草的不同,营造出一种幽远而静谧的氛围。
兰花的香气清幽而持久,如同君子的品德一般,不张扬却深入人心。
四、兰花之姿:清洁高雅
绿叶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明·董其昌《画兰》
解读:绿色青郁的兰草种在石头边上,孤单的不掺合其它花开放。酒席过后,在窗下看书,阵阵香气好像从纸上散发出来的一样。
“绿叶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通过描绘兰花孤傲的生长环境和独特的姿态,展现了兰花清洁高雅的特质。
兰花虽生于石缝之间,却从不向世俗低头,正如君子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独立和自尊。
五、兰花之韵:淡泊宁静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元·余同麓《咏兰》
解读:亲手栽培的兰花经过几次修剪,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逐渐绽放。室内坐久了不知不觉也就闻不到花香了,推开窗户有蝴蝶飞进来,才知道花香已经飘得很远了。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诗人在室内静坐,不知兰花香气已弥漫整个房间,直到推开窗户,才惊觉有蝴蝶被香气吸引而来。
这种淡泊宁静的氛围,正是兰花所赋予的,也是君子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五首经典的兰花诗,不仅展现了兰花馥郁芬芳的香气和清洁高雅的形态,更传递了古人对君子品质的赞美与追求。
通过品读这些诗句,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兰花的独特魅力,更可以从中汲取到做人的智慧和力量。
让我们以兰花为鉴,努力做一个清洁高雅、淡泊宁静、高洁坚贞的君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