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在《牡丹亭》里这般感叹美好事物的易逝,而爱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时光的长河中,多少炽热的爱恋,最终在现实的浪潮里悄然冷却,徒留遗憾。
回想起大学时期,校园的时光纯粹又美好,社团活动成了大家课余生活的调味剂。林晓和苏然,便是在一场规模盛大的校园文化节筹备活动中相遇。林晓思维敏捷,文字功底扎实,负责宣传文案的撰写;苏然则充满艺术细胞,主导舞台设计。初次碰面,两人就因对文化节风格定位产生分歧,争得面红耳赤,像两只斗架的小公鸡,谁也不服谁。可这一来二去,反倒让两人熟络起来,此后便经常约在图书馆讨论方案。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轻柔地洒在林晓乌黑的发梢,苏然偶尔会望着她入神,思绪不知飘向何处。在校园蜿蜒曲折的小径上,他们一边散步,一边畅谈未来,微风拂过,带走了青春的羞涩与懵懂,留下一串串爽朗的笑声。
每天晚自习结束,苏然都会护送林晓回宿舍。途中有一盏饱经岁月洗礼的路灯,它伫立在那儿,见证了无数个夜晚两人相伴的身影。灯光昏黄如豆,将两人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一天夜里,林晓仰望着路灯,带着一丝俏皮的口吻说:“这路灯可真像咱们感情的忠实见证者呢!”苏然紧紧握住林晓的手,目光坚定,语气郑重地许下承诺:“晓,我一定会一直陪你从这盏路灯下走过,往后的每一个夜晚,都不会缺席。”那一刻,时间仿佛定格,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他们彼此。
然而,毕业的脚步声如同一记沉重的警钟,无情地打破了这份甜蜜的宁静。就像我堂姐和她男友,原本在校园里如胶似漆,毕业后一个去了沿海城市发展,一个留在老家工作。起初,靠着频繁的电话和视频,感情还维持得不错。但慢慢地,工作的忙碌、生活的压力以及异地带来的种种不便,让他们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争吵也愈发频繁。最终,这段维持了多年的感情,还是以分手收场。苏然和林晓,同样没能逃过命运的捉弄。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苏然忍痛决定奔赴远方的大城市,林晓则因为家庭的缘故,留在了家乡。刚开始,两人还会互道早晚安,分享生活中的琐碎日常。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巨大的时差、繁重的工作压力以及沟通的不及时,争吵与误解如野草般疯狂滋生,曾经那些美好的回忆,在一次次的争吵中变得支离破碎。
后来,林晓从朋友口中得知,苏然在那边开启了新的生活。而她,也在生活的磨砺下,逐渐接受了现实。多年后的一个深秋夜晚,秋风瑟瑟,落叶纷飞,林晓下班后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竟不知不觉来到了那盏熟悉的路灯下。昏黄的灯光依旧,可身旁那个熟悉的身影却早已不在。风卷着落叶,在她脚边打着旋儿,像是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她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路灯,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一刻,她深深明白,有些错过,一旦发生,就如同覆水难收,成为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在爱情的旅途中,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不知命运的齿轮随时可能转动,将原本紧紧相依的两人分开。林晓和苏然的故事,就像无数爱情悲剧的缩影。那盏路灯,见证了他们爱情的萌生与炽热,也目睹了这份爱情的凋零与消逝。它时刻提醒着我们,爱情需要珍惜,需要用心经营。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愿每一个人,都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个愿意陪自己走过每一盏路灯的人,携手共度一生,不留遗憾。即便时光匆匆,也要让这份爱,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永恒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