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总爱写诗骂自己?这三首自嘲诗藏着现代人的精神内耗
深夜刷手机时,你见过凌晨三点的"网抑云"评论区吗?那些"人间不值得"的留言,和八百年前陆游写的"堪笑愚公不自量"竟是同一个配方。
原来每个时代的人都在用自嘲对抗焦虑,只不过古人把emo写成了诗。
骑驴喝酒的倔老头
陆游78岁那年,朋友圈画风突变。
曾经热血沸腾的主战派诗人,突然开始晒农家乐日常:"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别人晒军功章,他晒小毛驴;别人发工作会议,他发自酿酒测评。
仔细看他的《自嘲》诗才发现,这哪里是退休生活vlog,分明是中年危机的古代样本。
嘴上说着"少读诗书陋汉唐",实际在偷偷较劲——就像现在中年人边喝枸杞茶边加班,嘴上说着"躺平",手里方案改到第八版。
最狠的是那句"醉来意气尚轩昂"。
白天骑驴像个蔫茄子,三杯下肚秒变热血青年。
这不正是当代打工人的真实写照?方案被毙时唯唯诺诺,KTV里《孤勇者》吼得比谁都响。
清醒式堕落
《天道》里丁元英那首《自嘲》,堪称古代版"985废物引进计划"。
"坐井说天阔"的狂妄,"怒指乾坤错"的甩锅,活脱脱一个高配版孔乙己。
当代年轻人总爱说"卷不动了",可看看这位爷的操作:明明能靠才华吃饭,非要躲山里当隐士。
嘴上说着"大志戏功名",身体却很诚实——这和嘴上喊着"躺平",半夜偷偷刷题考公的我们有什么区别?
最扎心的是那句"阅遍天下人无数,知音有几个"。
像极了深夜发完60秒语音,发现没人接话只能默默撤回的瞬间。
原来从古至今,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凡尔赛大师的焦虑
姚鼐老爷子退休后的操作,堪称古代凡尔赛天花板。
嘴上说着"儒佛两家无著处",实际上是在炫耀:"看,我把儒家经典和佛经都研究透了!"
他吐槽自己"曳踵车轮良病缓",走路慢得像树懒,却让人想起那些说"年薪百万好焦虑"的凡学大师。
最绝的是"祇将黄发迈时流",明明在学术圈封神,偏要说自己是被时代抛弃的老头——这不正是朋友圈里晒存款截图配文"又拖后腿了"的套路吗?
这种"以退为进"的自嘲,本质上和当代学霸说"这次又考砸了"异曲同工。
看似在示弱,实则悄悄炫技。
自嘲是最高级的自我保护
看着这些古人留下的"黑历史",突然发现我们都是同一种生物:用玩笑包裹真心,拿自嘲抵挡伤害。
陆游把报国无门的痛苦写成骑驴日记,丁元英用诗词给贫穷镀金,姚鼐把学术焦虑包装成凡尔赛——他们早就参透了生存的奥义:与其等生活来打脸,不如先下手为强。
下次再想发"我太难了"的表情包时,不妨学学古人。
把焦虑写成段子,将无奈谱成打油诗。
毕竟能笑着揭开伤疤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那些在朋友圈里"发疯"的年轻人,说不定正在续写新的《自嘲》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