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全国各大高校陆续开学,第一批00后即将开启他们的大学时代。
新生一来,便会有不少热情的师兄师姐们帮忙拎包带路,掏心掏肺地道出不少攻略和技巧。临末了,有心的人还不忘说一句,感兴趣的话,要不要来XX部门、XX协会呀?
开学了!图/新蓝网
过段时间,隆重的迎新晚会上,师兄师姐们还会穿上正装登台,煞有介事地介绍学生会和各级部门。PPT上五颜六色的活动照片和宣传标语,说不定一下子就让你对学生会好感度暴增,一边心驰神往,一边乖乖填表送上简历……
眼看着你要变成一枚小干事,然后“过关斩将”成为部长,最终一鼓作气喜提主席……慢着,在这之前,你可能更需要想想,学生会是干什么的?学生会,真的有你想象中那么美好吗?
学生会:治理学生的组织
学生会,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的自治组织。按照网络词条上的解释,学生会是在学校组织、在团委的指导下,提倡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学生组织。
只不过,在中国大学的现状之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会最多只是学生无偿为校方提供服务,同时被管理、被教育、被监督的组织。落实到具体层面,就表现在学生会没有什么自主权。
听命于学校,帮其上传下达、干活打杂……对于学生会来说,学校与学生谁主谁次,似乎无需多言。有了这样的“初心”,学生会的组织架构充满官僚气息,也就不奇怪了。可以说,中国高校团委、学生会体制,就是对官僚机构的机械复制。
前阵子中山大学公示学生会干部名单,将“干部”们明确标为部长级、副部级,并在公告中罗列了两百多个学生干部岗位,妥妥是一次相当拙劣的模仿。
在坊间的传言中,学生会干部的选举似乎也充满了各种“黑幕”。就像人大副教授陈伟说的,中国大学的学生会干部,是通过内部酝酿、交易、内定等方式产生的。